从30多万人中脱颖而出
参与国庆游行的外国友人来自6大洲53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古巴、意大利、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是来源较多的国家。最小的8岁,最大的70岁。
在北京,常住外国人有30多万,为什么最后脱颖而出的是这100多人?
按照北京市政府外办副主任李洪海的介绍,外籍人士的选择标准主要是三条:自愿报名;照顾国家代表性;本人身体条件允许。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留学生的选拔,基本上都委托各主要高校负责组织。
8月初的一天,梅诺亚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清华大学留学生办公室打来的。对方问他:愿意不愿意参加国庆阅兵游行,他愣了一下,“当时觉得太意外了,怎么可能。”
现在回想起来,梅诺亚说,可能是去年清华留学生春节晚会上被组织者相中的,当时他是唯一的男主持人。
和梅诺亚不同,外国专家的入选有点近水楼台。
最近几年,柯马凯一直是北京市“市民讲英语”的专家顾问,参与北京的菜谱、标识的翻译。有一天,北京市外办给他打电话,问他愿不愿意参加,他丝毫没有犹豫,便答应了下来。
外办的人还问他,家人愿不愿意参加。“可女儿在国外,儿子又要准备考试,他们很想来,但都没办法。”
两次彩排,梅诺亚只参加了在北京语言大学的那次。彩车的彩排跟徒步不在一起进行。柯马凯第一次彩排主要安排在长城饭店,一直练到凌晨2点半,但柯马凯却很兴奋,一点都不觉得累。第二次就轻松许多,只在工体进行。
没有彩排的时候,清华大学的老师就跟他们用邮件沟通,说明游行对中国有多么重要性,他们应该特别重视。组织者一再希望他们,事先不要接受媒体的采访,希望他们的出现能给全世界一个惊喜,到时候CNN(美国有线新闻网)的记者可能都会采访他们。
可惜,那天,CNN的记者没有出现,中央电视台连个特写镜头都没给梅诺亚,但这丝毫不影响他那天的好心情。
从天安门一路呐喊着走到西单,转头回望天安门,几万只气球腾空而起,梅诺亚说,那是他整场游行“最HAPPY的时刻”。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编辑:欧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