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学家提出惊人理论:是昆虫咬死了恐龙?
[ 2008-01-08 09:56 ]

图为琥珀保存的史前昆虫遗骸。(来源:广州日报)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据英国媒体近日报道,长期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球造成了恐龙大灭绝。然而日前,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古生物教授乔治·波尔纳却在新书《谁在咬恐龙?昆虫病菌和白垩纪之死》中提出惊人理论:虽然小行星撞地球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然而,恐龙事实上却是被带有病菌的吸血昆虫给灭绝的,也就是说,是昆虫引发的瘟疫造成了恐龙大灭绝。

传播致命病菌

波尔纳教授认为,虽然科学界普遍认为是6500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造成了恐龙的灭绝,但这一理论却存在不少漏洞,譬如它无法解释一个事实,那就是恐龙为何是在小行星撞地球很多年后才逐渐灭绝的。

波尔纳夫妇在新书中称,只有携带致命病菌的昆虫叮咬恐龙后引发瘟疫,才能解释为何恐龙是在成千上万年时间中逐渐缓慢地灭绝的。波尔纳说:“我们相信,昆虫在恐龙的灭绝中起到了至关紧要的作用,我们并不是说传染病菌的吸血昆虫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唯一原因,其他地质和气候灾难也可能扮演了一个角色,然而,它们都无法解释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恐龙是在很长很长时间、甚至数百万年时间中逐渐灭绝的。只有昆虫和疾病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琥珀内昆虫为证

波尔纳夫妇称,他们是在对保存在琥珀中的一些古代植物和小动物遗体进行研究后得出这一结论的。琥珀堪称古生物的“水晶棺材”,它能将被它包裹的小生物完整地保存数百万至数千万年。

波尔纳教授说:“在白垩纪晚期,昆虫和微生物、疾病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一只保存在琥珀中的白垩纪昆虫的内脏中,发现了能够引发利什曼原虫的病菌——即使今天这也是一种致命的病菌,它能同时感染爬行动物和人类。”

“在另一只白垩纪叮咬昆虫中,我们发现了能够引发疟疾的有机体,它能感染今天的鸟类和蜥蜴。在恐龙的粪便中,我们还发现了线虫甚至能够引起痢疾的其他原生动物的痕迹。这些肠内寄生虫可以通过昆虫叮咬大面积地传播。”

波尔纳教授称,在白垩纪晚期,地球上的气候相当温暖,这一气候导致携带利什曼原虫、疟疾、肠内寄生虫和其他病菌的吸血昆虫大面积滋生,从而在恐龙群体中频频引发瘟疫,造成恐龙数量逐渐减少。

小知识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长期有一种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入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小行星撞击理论很快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一个发生在久远年代的陨星撞击坑,这个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今天,这种观点似乎已成定论了。

此外,也有科学家提出气候变迁说、物种斗争说、大陆漂移说等。关于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美国古生物教授乔治·波尔纳提出惊人说法:只有携带致命病菌的昆虫叮咬恐龙后引发瘟疫,才能解释为何恐龙在上万年时间中逐渐灭绝。(来源:广州日报)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