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带回西方的中国美食:冰淇淋和比萨饼
[ 2007-09-13 10:51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13世纪,旅行家马可·波罗把中国的冰淇淋配方带回意大利。随后意大利人又将其传至法国。到了16世纪,法国卡特琳皇后的一个私人厨师,把冰淇淋制成半固体状,掺进奶油、牛奶和香料,附上花纹。“终极版”冰淇淋由此诞生。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八大菜系各树一帜,经典菜肴层出不穷。不少美食更是漂洋过海,受到异国人的借鉴和改造,闯出了自己的名堂。

公元13世纪,意大利旅行者马可·波罗仰慕东方古国的文化,一路跋涉来到中国,一住就住了17年。在此期间,他游学中国各地,返意后不但积极传播中华文明,而且许多和他相关的美食故事也就此展开。

芝士火锅

  

  芝士火锅

港剧《金玉满堂》中有这么一个情节,某日,御膳房众厨师欲把外国进贡的、“气味难闻”的“芝士”丢掉。御厨戴东官途经,发觉此物“香气独特”,于是将其做成“芝士火锅”,私底下解解馋。不料其火锅的香味把门外的乾隆也诱惑住了。

所谓的“芝士火锅”,其实就是在火锅中盛上白酒,置入芝士,待芝士化成锅底料后,放进不同的配料,来做成口味各异的芝士火锅。吃的时候,在长手柄的叉子上插好小块的面包,蘸着芝士进食。芝士入口,奶香满嘴。

如此美味的芝士火锅,相传还是由中国的火锅变化而来的。据说当年马可·波罗在离开中国返意的途中,有一天在阿尔卑斯山附近迷路了,快要冻僵之时,被一位住在附近小镇的农夫救回家。苏醒后的马可·波罗非常怀念中国热气腾腾的火锅,就向农夫描绘了中国火锅的样子。无奈农夫家中只有一瓶白酒、一块奶酪和几片面包,聪明的马可?波罗在失望之余,将奶酪溶于白酒中,发明了“瑞士芝士火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