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消息:走在世界任何国际大都市的街头,你都有可能看到衣衫褴褛的流浪者蜷缩在路边。然而和其他国家的同行相比,俄罗斯的流浪汉可有不少特点。据俄罗斯《真理报》报道,1/5的俄罗斯流浪汉读过中学,而且不少人都是“正当年”。
在俄罗斯,对流浪人口的确切统计都由机要部门进行,几乎从不对外公开。然而据一些民间调查估计,目前,俄罗斯无家可归者总数大约在150万到420万之间,几乎占到了其总人口的3%。不少流浪者选择在大城市栖身,仅莫斯科就容纳了7.5万流浪者,圣彼得堡也容纳了5万多人。原因很简单,在大城市里找到饭碗的机会相对多些。
俄罗斯流浪者有几个区别于其他欧洲国家的鲜明特点。首先,男性占了流浪人口的85%,大大高于其他国家66%的比例,这似乎说明俄罗斯女性更喜欢稳定的生活方式。另外,约2/3的俄罗斯流浪者年龄在35岁到55岁间,属于“正当年”。因为一旦上了年纪,流浪生活会变得更为艰难。最令人想不通的是,俄罗斯流浪者的受教育程度大大高于欧洲同行,比起那些小学都没上过的欧洲流浪者,1/5的俄罗斯流浪者竟然拥有中学职业教育的学历。
为什么这些念过书的人最终过上了饥寒交迫的流浪生活?一个专门帮助无家可归者组织的主管阿里希思给出了一些答案。据统计,30%到50%的流浪者因入狱失去了自己的住房。俄罗斯法律规定,如果一人的服刑时间超过半年,其住房就会自动被没收,尽管该规定在1995年被废除,但很多流浪者在1995年以前就蹲了监狱。
另外,约20%的人由于家庭原因最终走向街头。这些人大多有完整的家庭,但由于亲属仍然对过往的冲突耿耿于怀,不肯给他们提供栖身之所,只能选择流浪。这些人中最典型的是与妻子关系恶劣的男性,他们总把拂袖而去当作离婚后的最佳选择,以为离开原来的家庭就能开始幸福的新生活,然而常常是事与愿违。
另外17%的人因为失业而导致无家可归。这些人往往在小城市居住,一旦失业就再也找不到工作,他们带着希望向其他地方迁移,但无论走到哪里都摆脱不了失业的阴影,最后只能睡到异乡的大街上。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有些人表示,流浪生涯是他们自己的选择,1995年仅有3%的人如此认为,而现在至少有14%的人觉得流浪不是被迫的。
日益庞大的无家可归者队伍对俄罗斯来说是个严峻的问题,甚至超过了酗酒者给社会造成的危害。虽然解决的方法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让流浪者重回社会远非易事。据专家介绍,人对流浪生活的适应期一般在前6个月,一开始没吃的、不能洗澡的生活让人很不舒服,但过一段时间就习惯成自然了,而流浪时间越久,人就越难重回正常的生活轨道。
(作者:林晓丹 编辑:王晶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