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一大袋玩具的小女孩
环球在线消息:想参与真正的疯狂大采购吗?想感受真正的跳楼大甩卖吗?那就请在感恩节的第二天,到美国来体验著名的“黑色星期五”。
凌晨5点排长队
黑色星期五的前一天是感恩节,照理说刚吃完火鸡大餐、与亲友狂欢一日一夜的美国人应该休息才是,但他们决不会这样。凌晨5点左右,全美各大商场门前就已人山人海,挤满了等待购物的顾客,在一些热门商店门前,如沃尔玛、BEST BUY,许多性急的顾客甚至从头一天晚上就早早排起了长龙,原因就是这天是传统的商店大减价日:沃尔玛店里一台42寸等离子彩电只售998美元,联邦百货1克拉钻石吊坠竟跌价到99美元。
小气的商家平常只对冷门货和滞销产品打折,这一天却会对最新款商品“痛下杀手”,当然让买主们欣喜若狂了。事实上,从感恩节开始,美国便进入长达一个多月的“节庆季”,这是消费者传统的购物和送礼高峰。近几年来,美国节庆季的销售总额总在4000亿美元的高位打转,这样的大好商机,谁又舍得放过?
不但如此,岁末年初,是很多高科技产品和时尚消费品更新换代的时机,能否打动消费者的心,取得理想的市场份额,黑色星期五是最好的试金石。就冲这个,商家不惜5折、4折疯狂减价,心里想的怕正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道理。
这样一个商家盼、顾客也盼的日子,为什么叫“黑色星期五”?原来在从前,美国商号记账都采用不同颜色的墨水钢笔,亏损用红墨水,盈利用黑墨水。在感恩节结束的第二天也就是星期五,原本赤字累累的账本就会因顾客抢购而变成一片黑色,因此商家就把这天称为“黑色星期五”,以期待好运降临。不过,也有些商家觉得“黑色”不吉利,就在广告中称其为“绿色星期五”,因为绿色正是美元钞票的颜色。
英国人也加入抢购大军
这些年美国的黑色星期五抢购潮愈演愈烈,销售量从2002年的人均600多美元,猛增到今年的人均900多美元。许多商店由于人潮汹涌,顾客在凌晨开门的刹那呼啸而入,将店门挤破,甚至橱窗挤烂。不少城市不得不动用警察维持购物秩序。据凌晨5点30分在店中巡视的联邦百货总裁隆格伦称,今年排队抢购的顾客数量,已创了“黑色星期五”的新记录。
有趣的是,今年参加大抢购的不仅是美国人,远在大西洋另一端的英国人也不甘寂寞,成群结队坐着飞机赶来参加“混战”。因为近来美元疲软,与英镑比值不断下降,感恩节休市前,已跌到1英镑兑换1.91美元的18个月高位,这样一来,同样的商品,在美国的价钱要比在英国便宜得多。以最新款苹果iPod电脑为例,在伦敦专卖店售259英镑(1英镑约合14元人民币),在纽约却只卖182英镑。因为要搭上往返机票钱,因此这些英国人不但买得多,还净挑高档货,让商家暗地里笑得合不拢嘴。
呼吁把黑色星期五改为“不消费日”
往常在这一天,商家最恨的就是网站,因为出于竞争需要,各商家都习惯将折扣清单保密到最后关头才公布,而许多网站却喜欢抢先搞“内部爆料”,让商家好不恼火;可今年许多商家自己却搞起了网上销售,立刻吸引了那些既不想熬夜挨冻排队、又不舍得错过大减价的顾客。
一时间各大网上商店高朋满座,许多都在刹那间被顾客挤爆。商业大鳄沃尔玛、大名鼎鼎的迪斯尼也没能幸免,就连做了好多年网络销售、熟门熟路的亚马逊网络商店,也因在网上限量销售畅销游戏机,导致顾客访问大塞车,网站服务中断15分钟,而全部商品则在短短29秒内售罄。
疯狂购物虽乐,乐极生悲的例子也不少,且不说那些被冷风冻感冒的人,这个黑色星期五里,几乎全美各地都有报道说,一些人在抢购中不慎挤丢了围巾、手机甚至耳环。有的顾客为了抢购一台29美元的音响(便宜了61美元),却挤丢了价值近500美元的高档羊毛围巾。真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当然也有理智的消费者选择避开黑色星期五,改在感恩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上班日上网补购,这一天也因此得名“网络星期一”;一些激进的人士甚至郑重呼吁,把黑色星期五这一天改为“不消费日”,以提醒美国人理性购物,节约用钱。但说一千道一万,黑色星期五的魅力依然是很难阻挡的。
(作者:程岗 白文静 编辑:王晶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