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博览>推荐栏目
破解庞加莱猜想后蒸发 俄旷世奇才或拒数学最高奖

[ 2006-08-17 17:06 ]

 

环球在线消息:8月22日,素有“数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茨奖”将在西班牙马德里揭晓。然而,关于奖项最大的疑问,不是获奖者是谁,而是他会不会来领奖。这个“数学猜想”的焦点人物就是俄罗斯数学家格力高里·佩雷尔曼。科学界普遍怀疑,这个终结了七大“千年难题”之一“庞加莱猜想”的数学奇才即便得奖,也不会来领奖。

***题外“猜想”:数学最高荣誉将被拒?


据英国《卫报》报道,8月22日,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将在马德里召开,同时,四年一度的菲尔茨奖花落谁家也将公布答案。据《自然》杂志在线新闻报道:“因世纪难题‘庞加莱猜想’的证明,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可能会赢得本年度的‘菲尔茨奖’。”

“庞加莱猜想”对普通人来说或许是个陌生的名词,但对无数数学家来说,这却是令他们追寻了一个世纪的命题。1905年,被称为“最后一位数学全才”的法国人亨利·庞加莱提出著名的猜想:在一个三维空间中,假如一条封闭的曲线能收缩成一点,那么这个空间一定是三维的圆球。后来,这个猜想被推广至三维以上空间,被称为“高维庞加莱猜想”。这个猜想对用数学语言描述宇宙空间的形态会产生重要影响。美国克莱研究所在2000年5月将其列为“七大千年难题”之一,并为破解每道难题悬赏百万美元。

1961年,数学家汉密尔顿证明了五维以上的“高维庞加莱猜想”;1981年,瑟斯顿提出了“几何化猜想”,高屋建瓴看待“庞加莱猜想”;1982年,米歇尔解决了四维的“高维庞加莱猜想”。因为部分破解猜想,这三位美国人都获得了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而佩雷尔曼的贡献是,他为最终解开这一猜想提供了完整纲领。

2002年10月,佩雷尔曼在网上的一个数学文献库贴出一篇论文,声称 “勾勒了对这一猜想的综合证明的框架”,“庞加莱猜想”是瑟斯顿提出的“几何化猜想”的一个特例。第一篇文章之后,佩雷尔曼又在网上发表了两篇论文,介绍了更多证明细节。经过该领域专家几年的验证,数学界正在形成共识,“庞加莱”不再是猜想。

“菲尔兹奖”只颁发给发奖年开始时年龄在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数学家,佩雷尔曼今年6月刚满40岁,今年是他最后一年有资格捧走数学界“圣杯”。然而,科学家普遍相信,能称得上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之一的佩雷尔曼很可能会对奖项说“不”,或者什么也不说,因为他根本不会出现。国际数学家大会早已向他发出了作大会报告的邀请,但至今未得到他的回复。

***特立独行:他只需要数学

科学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猜测,是因为佩雷尔曼实在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数学奇才。在2003年,经过媒体报道,佩雷尔曼很快成了新闻人物。对此,他并不喜欢。2003年春季,他应邀在纽约大学柯朗研究所演讲时,报告厅里挤满了记者和慕名而来的非专业听众。佩雷尔曼演讲的热情大打折扣,他拒绝回答记者提出的“有何应用”的问题,并大声制止为他拍照的企图。对包括《自然》、《科学》这样声名显赫的杂志的电话采访他也不屑一顾。

结束了美国大学的巡回演讲后,他回到圣彼得堡的老家,自此他只作了有关这个话题的很少几次演讲。2003年年底在加利福尼亚州召开了两次以他的工作为主题的研讨会,他也没有到会。他曾通过电子邮件回答数学问题,但是一些数学家报告说后来他甚至连那种交流方式也停止了。后来人们干脆找不到他了,他曾经工作过的圣彼得堡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的同事们说他最近已经辞职,他们也不清楚他在哪里,在做什么。

佩雷尔曼曾说过,即便他的研究成果被认可,他不会接受克莱研究所的百万美元大奖。事实上,1996年,他作为十位得奖人之一,获得了四年一度的欧洲数学协会颁发的杰出青年数学家奖,但他表示了拒绝。当年,他在访问美国时还曾获得在美国大学工作的机会,但同他的许多同胞相反,他很快返回了俄罗斯,过起隐士般的生活。

他不向杂志投稿,不作演讲,彻底规避聚光灯,他做的很多事情,都不易被人理解。就连他公布研究成果的方式也与众不同,他选择了网上而不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佩雷尔曼是个特别天才而非凡的人,他选择了那样的方式”,克莱数学研究所所长詹姆斯·卡尔森评论说。哈佛大学的阿瑟·贾菲表示:“他拒绝炫耀浮华和过度崇拜。他把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尽管人们觉得这有点疯狂。”而《自然》杂志这样总结他:“他需要的是数学,而不是奖赏、金钱和职位。”(康娟)

 

一周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