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博览>文化教育
海外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所 面临师资不足

[ 2006-06-29 14:35 ]

 

肯尼亚:教师不够,只能控制招生

孔子学院的班级里学习氛围浓厚
如果不是看到那些坐在书桌前认真听讲的黑人学生,你一定会以为自己走进的是中国某个学校的一间普通教室——在位于内罗毕市中心的内罗毕大学校园内,顺着整洁的石板路,走进一幢白色教学楼,三层楼道内一块白底红字的牌子上写着:内罗毕孔子学院。推开楼道尽头一间教室的铁门,浓郁的中国气息扑面而来:中国灯笼、中国结、汉语拼音表、长城和天坛的招贴画,还有书柜里不同版本的中文图书…….

由天津师范大学负责筹办的内罗毕孔子学院成立于去年12月19日,这是非洲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孔子学院。肯尼亚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原来很多人都是到欧美留学,对西方发达国家了解得更多。虽然,越来越多的肯尼亚青年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却缺少理解。此前,一些肯尼亚学生要想学习中国文化,只能不远万里到中国去,但现在,情况已经有了改变。

非洲学生学做中国饺子:“看,我包的饺子大吗?”
内罗毕孔子学院副院长宋丽娴对记者介绍说,目前该学院有25名注册学生,大多是内罗毕大学的在校生。自去年年底开课以来,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的3位教师每周3次向学生们讲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在进行常规汉语教学的同时,他们还结合书本,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如请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郭崇立讲第一堂课,向学生们讲解中肯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以及儒家思想的精髓;请华人书法家介绍中国书法的历史演变和博大精深的内涵,让这些从未接触过毛笔的黑人学生们亲身感受中国书法的魅力;举办中国电影观摩课,让学生们通过电影了解中国历史以及民俗风情。

在中国传统佳节春节来临前,老师们不仅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介绍过年贴“福”字、放鞭炮等的意义,还把学生们带到中餐馆,在操作台前手把手地教他们包饺子……尽管正式注册的学生只有25人,但每当上课时,孔子学院的教室里总是坐满了人,许多其他学院的学生也会来旁听,有时甚至还会在听课者中发现内罗毕大学教职工的身影。谈到为什么要来学习汉语,孔子学院学生班长卢卡卡·尼尤盖萨对记者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得很快,又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在国际社会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对中国非常感兴趣,所以我决定来孔子学院学习汉语。”

宋丽娴告诉记者,希望学习中文的人越来越多,内罗毕孔子学院目前的规模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需要,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师资力量缺乏——只有3位中国教师,真正教学的只有2人,另一个要从事行政工作。受条件限制,虽然当初报名的人很多,但孔子学院只能招25人。另外,硬件设施也有待改善,语音教室和中文图书室都还没有建起来。

学生们还表示希望能拥有专门针对非洲的教材,现在学院用的基础教材都是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统一编纂的教材,有不少学生希望学习一些有关旅游方面的汉语,因为到肯尼亚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这方面的汉语很实用。(驻外记者联合报道)

来源:环球时报


Page: 123

 

一周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