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财富全球官方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 主办
 
主页 联系我们 链接财富网站
新闻
特别报道
人物聚焦
网上直播
图片
会议
·主题与简介
·日程安排
·演讲者
·会议地点
·体育圆桌会议
·文化圆桌会议
·参会名单
 
  亚洲·中国
 
国际经贸摩擦大考中国
[2005-04-05 15:17]
 

    财富论坛官方网站消息:国际经贸摩擦的历史证明,摩擦双方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后相互妥协者居多,以对抗方式解决经济摩擦只能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和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进入前所未有的对外经贸摩擦期,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是中国与世界主要各主要经济体间的经贸摩擦日趋激烈。

   “真题”样式

    新世纪以来,国际经贸摩擦最为引人瞩目的变化是摩擦主体出现结构性变化,即美日欧等各主要经济体之间贸易摩擦依旧增加的同时,中国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经贸摩擦进入频发阶段。

    首先是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层出不穷。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外国对我反倾销调查年均为6.5起,90年代前半期急剧上升到31.8起,后半期继续上升到37.6起。进入新世纪,外国对我反倾销调查更加频繁,2001到2003年分别达到55起、51起和47起。去年前三季度,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46起。

    据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报告,自1979年到去年8月止,共有34个国家和地区对我产品发起总共664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调查案件。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反倾销和反补贴的最大受害者。

    其次是技术壁垒花样的不断翻新。技术壁垒作为一种外源性的贸易限制措施,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频繁限制中国产品出口、保护该国产业的武器。以提高检疫标准、增加检测项目、繁琐的通关程序为手段的技术壁垒对我外贸发展的约束性正日趋严重。

    近年来,中国至少有60%的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遭到了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影响了我国出口总额约在25%以上。除上述技术壁垒措施以外,发达国家还通过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知识产权、计量单位、电子数据交换等手段设置技术壁垒。

    最后,摩擦对象向全球蔓延。由于发达国家在中国对外经贸关系中所占份额较大,因此摩擦主要发生在中国与这类国家之间。但近年来,在某些领域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摩擦也开始增加。

    尽管涉案金额还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但摩擦次数却在大幅上升,有时甚至超过与发达国家经济的次数。根据WTO统计,1995至2003年,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立案数量为226起,占我所受反倾销立案总量的63.5%。

   出题者用心

    发达国家在经济不景气情况下,常以WTO中某些模糊性规则打“擦边球”,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滥用反倾销措施和保障措施等,这些新流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必将引起相应的经贸摩擦,成为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根源。

    据统计,自1980年至200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年均增长率达14.5%,其中出口年均增长速度14.9%,进口年均增长速度14.1%。这一速度不仅高于同期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自写短信 (0.2元/条)
  短信内容
中文最多55个字,英文125个字符。 还可输入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  
  手    机   密    码      
 
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承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