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闭幕式现场 |
“‘东方杯’是高校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型、综合型人才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一项重要活动,学校今后应进一步支持各学科特色高水平竞赛,希望大赛越办越好,为祖国勘探地球物理事业培养更多的人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山红红表示。
8月27日,第七届“东方杯”全国大学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圆满落幕。来自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蔡生娟、胡莲莲获大赛特等奖,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9支团队获一等奖,另有20支团队荣获二等奖。
![]() |
颁奖现场 |
“东方杯”大赛以矿产资源勘查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与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更好地运用勘探地球物理专业知识,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和国际化人才。大赛于2013年创办,在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参赛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赛制日益完善,参赛人数逐渐增多,赛事水平不断提高。经过七年的发展,大赛已经成为勘探地球物理领域的重要赛事,对推动勘探地球物理人才培养、国产GeoEast软件的普及、产学研紧密结合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届大赛自3月发布赛题以来,共有来自全国21家参赛单位的443支队伍报名参赛,收到有效参赛作品307份,参赛队伍数目、有效参赛作品数目均为历届最高。最终来自全国20家参赛单位的30支队伍,共60名参赛选手进入决赛。本次比赛的一大亮点是,决赛自2014年以来再次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举办,中心部署有2010年11月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排名第一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和百亿亿次“天河三号”原型机系统,构建有超算中心、云计算中心、电子政务中心、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发环境,是我国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研发能力最强的超级计算中心,为全国科研院所、大学、重点企业提供了广泛的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端信息技术服务。“天河”超级计算机以其卓越的性能为大赛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确保大赛决赛各环节高效有序地进行。
大会颁奖典礼上,来自中石油、SEG中国和各石油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领导和师生代表,共同见证了“东方杯”的光荣时刻。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学院名誉院长朱日祥表示,“东方杯”为广大勘探地球物理学子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体现了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作为国有企业的长远战略格局和令人称赞的社会担当。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苟量介绍了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和坚持创新、重视人才的企业发展理念,讲述了GeoEast软件逐步打开国际市场的艰苦奋斗史,阐述了国企在培育人才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SEG中国总经理吴静宇表示,“东方杯”大赛举办七年来,已在国际上取得了一定影响,SEG今后将继续支持大赛的举办。
据悉,本届大赛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的队伍还将前往河北涿州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进行参观学习,近距离感受企业文化,凸显大赛在培养人才、促进交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