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在北京交大读书时睡上下铺的兄弟
他们从中关村“练摊儿”到公司上市
交大西门不足20平米的小平房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
……
今年3月,他们在北京发明专利奖中拔得头筹
荣获唯一一项特等奖
他们是创立飞天诚信的交大校友
他们是交大版的中国合伙人!
捧得北京专利最高奖
2017年3月9日,第四届北京市发明专利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行,由北京交通大学校友创办的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天诚信”)参与申报的发明专利在第四届北京市发明专利奖中拔得头筹,荣获唯一一项特等奖。本届专利奖评选,共设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0项。飞天诚信此次参评的专利是名为“签名方法、设备及系统”的发明专利。该专利技术涉及网银身份认证领域,较传统的网银身份认证类产品技术有所突破的是:通过增加报文解析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和按键模块,切实地实现了网银交易过程中支付信息更明细、物理触控更安全、签名数据真实有效的显著技术效果。
交大版的中国合伙人
1992年7月的毕业季,交大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三位同班同学,在学校门口,握手道别。他们就是未来飞天诚信的董事长黄煜、总经理李伟和总工程师陆舟,彼时的他们未必想到,未来三人一生的事业都交织一起。
“做点事情”的共同心愿,像一根红线一直牵着他们。1994年到1998年,黄煜、李伟、还有黄煜的中学同学韩雪峰,一起在北京市中关村从事个体经营,卖过硬盘、 CPU、 网线、 笔记本电脑,挣了一些钱。1998年,国家允许个人注册公司。他们三个又把当时担任铁道部直属通信处技术工程师的同班同学陆舟给拉出来,4个人合伙创立北京飞天诚信科技有限公司。
创业最早,就是倒腾点小买卖,给人攒个机器什么的。但是很快,科班出身的团队,看到了一个市场需求:微软的Windows系统刚出来时间不长,Windows系统下的软件加密,到市场上找不到产品。一个软件公司有加密需求,学计算机出身的创始人团队接了这个单子,自己研发,做出了满足要求的产品。不幸的是,这第一个客户自己的软件卖得不好,很快倒闭了,但是飞天诚信却因此切入到信息安全行业,开始壮大。
创业之初合影,从左至右:韩雪峰、李伟、陆舟、黄煜
2014年6月登陆创业板时合影,从左至右:韩雪峰、陆舟、黄煜、李伟
现如今,作为一家创业19年的民营上市公司,飞天诚信在国内、外有效专利储备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根据官方专利检索数据库检索统计显示,飞天诚信国内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第一、国外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第一。同行业中,飞天诚信人均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第一。2016年,飞天诚信成为了继联想、阿里巴巴之后,第三家国际FIDO(线上快速身份验证)联盟董事会成员,目前国内仅有阿里巴巴、联想、飞天诚信成为董事会成员,且飞天诚信是FIDO联盟国内唯一一家提供智能硬件认证的企业。
飞天诚信的知产逆袭
2005年3月,美国伊利诺伊州某法院的“冷板凳”上,飞天诚信科技公司总经理李伟向原告公司提出诉讼和解的请求。他永远无法忘记,对方那张爱答不理的冷脸。
2017年3月,首都北京发明专利奖表彰大会的领奖台上,李伟作为唯一的特等奖企业代表,讲述公司如何从“几个兄弟合伙干”的民营小微企业,利用专利增强竞争力,发展成“千人齐心开大船”。那一刻,灯光和全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身上。
从被诉专利侵权,到凭借U盾签名技术捧走北京专利最高奖,这家民营企业是如何凭借知识产权实现逆袭的?
飞天诚信和知识产权的那些事,源于2005年的一场海外诉讼。
2005年,“年少轻狂、未经世事”的小伙伴们开始大举进军海外,结果一到美国就被当头一棒:在一场招投标竞争中,飞天诚信凭借过硬的产品和价格优势拔得头筹,即将拿下1000万美元的订单,然而好消息还没来得及传到北京总部,却被一记“闷棍”打得晕头转向——他们的竞争对手,一家拥有多项专利权的老牌上市公司以专利侵权为由将他们告上了法庭。一旦诉讼失败,飞天诚信不但将痛失海外发展的良机,还将面临巨额的侵权赔偿。
“当时眼前一片黑。”李伟说。作为公司初创的四兄弟之一,他很清楚走到这一步有多么不易。
1998年的那个夏天,原本睡上下铺的兄弟,毕业各自天涯后又聚到一起。从早期中关村“练摊儿”到成立公司,交大西门不足20平方米的小平房成为四个人梦开始的地方。“当时很拼命,不知道什么是累。有的产品我们自己用烙铁给客户焊。”
但很快,科班出身的团队敏锐地切入到信息安全行业。
伴随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支付深入人们的生活。找准了网络身份认证的市场需求,飞天将客户群锁定各大银行。到2005年,拓展海外市场的时候,他们在国内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可谓一路凯歌。
栽了跟头,四兄弟关起门来想法子。双方的力量对比好比大象对蚂蚁。比资历?1992年纽约纳斯达克上市公司vs中国大陆民间小企业;比员工?450:100。最要命的,比授权专利?15:1!
他们想和解。李伟永远忘不了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某法院,说出和解意向之后,对方那张爱答不理的脸。对手态度强硬,目的明确:逼迫飞天诚信放弃海外市场,或者,缴付高额的专利使用费。
兄弟四人都喜欢拳击。逼到绝境,老大黄煜貌似“跑题”地讲起了拳王阿里。输不丢人,怕才丢人。四个人一击掌,应诉!
他们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通过律师提出管辖权异议,暂时赢得时间。一方面,回国找到“娘家人”——北京市知识产权局。
得知他们在海外的遭遇,局里给这家当时的民营小微企业提供了热情的帮助。介绍先进企业、提供交流平台,让他们参与诉讼经验交流。
“当时汉王、大唐、爱国者、联想等等大公司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他们已经积攒了很好的经验,这种‘真经’,就是雪中送炭。”李伟回忆。
接下来是知识产权的培训、手把手的指导。知识产权局帮助飞天诚信从零开始,构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组建知识产权团队,一点一滴地学习如何将自主研发技术固化成知识产权。
“从那时候起,我们组建了公司内部的专利评审组,每个周三和周四的下午都会雷打不动召开飞天内部的专利评审会,挖掘发明点,质疑、提问、回答、修改……模拟专利申请答辩,如今已经坚持了12年。”
李伟说,正是那场官司,让他们真正意识到知识产权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地位,企业要想走出去,必须先用知识产权“武装”好自己。
2009年春天,4年卧薪尝胆,飞天诚信已然不是当年的知识产权“菜鸟”。他们拿出飞天诚信已取得的3项专利,抓住了对手公司在中国销售产品无专利权的问题,周密取证之后,在山东济南反诉对手侵权。由此开辟了诉讼的第二战场,进入战略反攻,逼迫对手在海外撤诉。
再看双方实力,飞天诚信已经拥有247项授权专利,而对手仅为59项,双方实力发生根本逆转。
对手开始放下傲慢来求和。最终,双方达成了全球范围的和解。
这次运用专利进行的漂亮反击帮助飞天诚信重新赢得了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全球竞争的机会。
2014年6月,经过16年打拼,飞天诚信在创业板成功上市。
饮水思源 回馈母校
▲2015年12月北京交通大学飞天诚信班正式成立
2016年8月31日,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了“飞天诚信教育基金”捐赠仪式。根据协议,此基金将用于奖励北京交大基本功扎实、综合素质突出,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学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且学习奋进的学生;支持北京交大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飞天诚信班建设;支持北京交大开展学生科技创新、学风建设、党团建设、实习实践、创新创业等活动,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支持北京交大教师开展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