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发展瓶颈制约,为可持续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8月15日至21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率领浙江省政府代表团先后赴吉林、内蒙古、山西三省区,进行了为期7天的学习考察。围绕“粮食、能源、产业”这三个关键词,考察期间,代表团深入企业、园区、农村,与三省区分别举行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交流会或签署了有关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入研究了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互补、共同发展的有关问题。
粮食:产销对接 优势互补
浙江是全国第二大缺粮省,粮食自给率不到40%,吉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过250亿公斤,粮食商品率和调出率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两省在粮食产销方面有着很强的互补性,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交流,基础良好,前景广阔。
15日下午,代表团一到吉林,就首先在长春召开了浙江在东北的种粮大户、粮食生产经营企业座谈会,随后举办了浙吉两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交流会。双方商定,在巩固已有合作成果,推进全方位、多领域合作的基础上,尤其要加快推进两地在新形势下的粮食产销、民营经济领域的战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同等条件下,吉林积极向浙江提供可靠的粮源,保证每年调入浙江的粮食在现有基础上稳步增长,使浙江粮食市场有稳定的粮源保障。双方鼓励支持粮食流通龙头企业向生产领域延伸,加快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粮食产业链发展。吉林支持浙江粮食企业参与吉林国有粮食企业的资产重组,投资、参股吉林骨干粮食企业。两地政府将进一步完善沟通协调机制,为浙江粮食收储和加工企业到吉林收购粮食、投资兴业,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好的服务。
能源:四位一体 创新合作
浙江是能源资源小省、消费大省。而吉蒙晋等省区资源丰富,生产要素成本低,市场空间大,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愿望十分迫切。与吉蒙晋等粮食主产区或资源富集省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既能较好地解决浙江粮食安全、一次能源紧张、环境承载压力过重、发展空间制约等问题,为浙江可持续发展打下更加坚实基础,也可以促进三省区粮食、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产业在承接转移中优化升级,实现区域合作的互利共赢。
为此,浙江将与内蒙古建立能源资源富集地和能源资源重要消费市场紧密结合的煤矿、电厂、输电通道、能源市场“四位一体”的能源合作新模式,共同支持浙江能源集团等浙企参与内蒙古煤矿投资开发,合作共建输浙商品煤基地;共同开展煤气化、煤化工等煤炭深度加工以及天然气、新能源开发利用领域合作,合力推进两省区能源产业和市场发展,争取“十二五”时期实现内蒙古送电浙江1000万千瓦的目标。山西继续向浙江提供煤炭、电力等能源支持,双方加强在煤炭深度转化、新能源等方面的合作,在“十二五”末和“十三五”初期实现山西送电浙江1000万千瓦的目标。
产业:互动融合 共谋发展
吉蒙晋等省区提出,要充分发挥浙江的产业贸易优势和当地的能源资源优势,促进双方由单纯的粮食、能源供需关系提升到多领域的产业互动关系,开创区域互动融合式发展的新范式。而浙江也正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双方一拍即合。
根据签署的一系列合作协议,浙江企业将内蒙古作为产业转移重点地区之一,参与内蒙古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改造,为浙企落地提供便利条件。双方适时选择在蒙建设浙江产业园区,特别是发挥满洲里的地缘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建立浙江对俄产业贸易园。支持浙江在蒙建设畜产品生产基地,开通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供浙的“绿色通道”。内蒙古发挥边贸口岸优势,为浙江企业拓展俄罗斯及东欧、中亚市场提供边检、海关、结算等方面的便利条件。浙江发挥外贸出口等优势,在出口产品深加工技术等方面为内蒙古提供服务。浙江与山西重点在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方面加强合作,进一步促进和扩大农林牧渔业领域的合作和开发,建立两省特色农副渔产品产销绿色通道。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旅游合作,积极推动在太原经济圈设立浙江产业园区和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共同建设产业集聚区和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来源:浙江日报 编辑:张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