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东地区>浙江>浙江新闻
推行垃圾分类"实名制" 能否破解"垃圾围城"困局?
2011-05-22 17:23:01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杭州市自2010年起开始试点推行垃圾分类,但垃圾“不分类”“分错类”的情况却相当普遍,于是在杭州一些小区便有了垃圾分类“实名制”的实践。“紧箍咒”的确让垃圾分类取得了良好效果,也引发了是否侵犯隐私的争议,甚至遭到一些居民的抵制。

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刻不容缓,垃圾分类是最有效的方式,却面临推行难的现状。为什么大家对好习惯“屡教不会”?垃圾分类“实名制”能否破解“垃圾围城”困局?

丢垃圾也“实名”

走进杭州湖滨街道东平巷社区,在回收厨房垃圾的垃圾桶里,绿色塑料袋上标明了每袋垃圾的门牌号。居民每天扔出的厨房垃圾,都会有专人蹲守验收打分,得分情况则公示在垃圾分类试点积分示意图上。

这张图是对垃圾分类的考核,以绿、黄、红三色区分,当天80%以上的垃圾进行准确分类的家庭用绿色标注,60%的用黄色标注,低于40%的则用红色标注。“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一目了然。”湖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姚杰说。

据了解,杭州自2010年3月25日开始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对应红色、蓝色、绿色以及黄色垃圾桶。截至目前,共有843个小区已经推行垃圾分类,约占杭州所有小区的55%。

杭州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所长张束空说:“尽管做了大量的前期宣传和动员,但垃圾分类还是面临开头难。”

“大部分居民刚开始没有养成把垃圾分类的习惯,扔进垃圾桶时也是哪个就近扔哪个,如果遇上垃圾桶盖子都盖着,就直接往盖上一放完事。”拱墅区和睦街道李家桥社区书记夏园弟说。

为破解难题,杭州部分小区开始垃圾分类“实名制”的实践。上城区湖滨街道自去年6月开始首先试点实行垃圾分类“实名制”,参与家庭由刚开始的30多户增加到目前的1200多户。拱墅区大关街道与和睦街道也借鉴了湖滨街道的做法,开始试点实行。

姚杰说,居民小区试行垃圾分类“实名制”后,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分类准确率能提高到80%以上。这两项指标均比普通小区高出20%以上。

夏园弟说:“‘实名制’一方面有助于居民把爱面子的心理转化为坚持垃圾分类的动力,另一方面垃圾分类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比如牛奶属于厨房垃圾,牛奶盒就属于其他垃圾,‘实名制’也有利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深入指导。”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彭燕:嫁给雪域的“格桑花”
>> 详细

各地新闻
伟大历程>> 详细
点击排行
  吴邦国出席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胡锦涛会见巴基斯坦总理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