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递出一个极为重要的信号,“十二五”开局之年,大兴水利被列入“三农”工作的首位,这预示着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即将展开,水利迎来加快改革发展的重要机遇。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
为何首先强调大兴水利强基础?认真思考,其中有着极为深刻的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水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水之利,内涵丰富。利在农业生产,利在经济建设,利在环境改善,利在民生福祉。如何把握当前我国水利的战略地位?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具有重要地位,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鲜明提出了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中央对我国水利的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是对水利发展阶段特征的科学判断,是今后统筹水利改革发展、完善水利扶持政策的基本依据,对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新时期水利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大。以“十一五”时期为例,我国洪涝干旱灾害多发,灾情之重历史罕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战胜了淮河、长江、松花江等流域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成功抗御了2006年川渝百年不遇大旱、2009年北方冬麦区大范围干旱、2010年西南地区特大干旱等自然灾害。
一组颇具说服力的数据,印证了“十一五”时期防洪抗旱减灾取得的巨大成就:防汛抗洪减淹耕地2.9亿亩,减少受灾人口2.2亿人,防洪减灾效益达8453亿元;年均抗旱浇地面积3.7亿亩,年均挽回因旱粮食损失3921万吨。
过去5年,国家投资1008亿元,解决了2.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6240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面完成;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4.33亿亩,改造中低产田1.29亿亩;对434处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可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43亿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14亿公斤……
总之,水利建设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对实现粮食总产“七连增”功不可没。
我国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为艰巨复杂的国家。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列世界125位,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近三分之二的城市不同程度存在缺水,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发达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现阶段在我国集中显现出来。发达国家在经济高度发达后花几十年解决的水问题,我国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加以解决。可想而知,水利改革与发展的任务有多么繁重。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大力推动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加快水利建设步伐,转变水利发展方式,充分发挥水资源要素配置的先导作用和水利基础设施的保障作用;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迫切需要解决好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促进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尽快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良好局面,迫切需要大兴水利,着力夯实农田水利基础,消除水利的瓶颈制约;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迫切需要全面推进水利各个领域改革,突破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十一五”时期水利发展带来一系列重要启示。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水利工作是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基础工作。近5年来,中央出台一系列指向明确、作用直接、见效迅速的水利扶持政策,大幅度增加水利投入。“十一五”时期水利总投入是“十五”时期的1.93倍,其中,2010年中央水利投资再创历史新高,达到987亿元,干成了一些多年想干而没有条件干的大事。
我国水利改革发展的任务极为艰巨复杂,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全面部署水利改革发展,有利于统一思想认识、形成治水兴水合力,为推动水利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可以预期的是,中央“大兴水利强基础”的总体要求,必将化为大兴水利的热潮,必将再创水利建设的新辉煌。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