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刮起“最炫彝族风”
“青菜心白菜心老表好良心,青菜苔白菜苔小妹好人才……”10多名彝族“阿老表”弹着二胡和弦子,哼唱着左脚调从7号车厢欢快地走下站台,顿时点燃了小站的热闹。1月31日14时35分,由昆明开往攀枝花方向的6162次“绿皮车”沿着铁路沿线的彝族村寨一路北下,到达昆明铁路局管内的成昆线龙骨甸站。
这个站虽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五等小站,但由于周围村寨较多,所以上下车的旅客很多,大部分都是附近村民。
该站站长何昌告诉记者,车站对面的龙骨甸村办喜事,村民杨龙家嫁女儿,四面八方的亲戚朋友都赶来道喜,他们大多都是坐火车来的。
笔者早就有所耳闻,彝家人办喜事和汉家人不同,礼节相对较多,而且是一家办事、全村同庆,很是热闹。这天受邀,记者一行有幸参加了杨龙家的嫁女欢喜事。
踏着一地喜庆的“炮仗皮”,记者来到杨龙家,阵阵喜气迎面扑来:门头上挂着大红布、贴着红对联,地板上散满青松针,房梁上的两个大红灯笼很是喜庆。
院子里,一群穿着亮丽彝族服饰的“阿老表”、“阿表妹”们围在一起,他们拉着二胡、弹着弦子、吹着唢呐,欢快地哼唱着节奏感十足的彝家小调……
“新娘来发喜糖了!”在三四个小孩的拉扯下,新娘子端着一大盘子喜糖,来到亲朋好友中,看到我们这些外乡人,看得出来,新娘子很是高兴,腼腆地给记者塞上满满一大把。
一阵响亮的炮竹声过后,参加婚礼的人手拉手,将新郎和新娘团团围住,欢快地跳起 “左脚舞”。为了记住这个美好的时刻,他们专门找来摄像师全程摄像。面对镜头,大家精心打拌一番,在镜头前跳得很卖力,都想留下美好的影像。
“请人摄像主要是给姑娘的婚礼留个纪念,姑娘结婚一辈子就一回,就是图个高兴,图个喜气!”杨龙告诉笔者,“3年前,村里办喜事只有少数人开始请摄像师,但由于路途遥远、公里行车条件不是很好,很多摄像师都不太愿意去村子里接生意。后来通过‘绿皮车’运送,才从附近较大的乡镇请来了专业摄影师,如今,村里不仅办喜事要请摄影师,连搬新家、过生日都要请人摄像,价格也从最初的266涨到了现在的566元。”
“阿哥跳破千层底,阿妹跳烂绣花鞋……”在二胡、弦子的交错声中,曲子换了一曲又一曲,跳“左脚舞”的人们也越跳越来劲。
在新娘家尽情欢舞之后,新郎和新娘又带着亲朋好友来到车站站台,开始和工作人员一同庆祝。“这是当地村民办喜事不可缺少的习俗。”站长何昌告诉笔者,“在铁路旁生活惯了,每家办喜事摄影,都要到车站上和我们跳上几曲,拍点铁路和火车的镜头留做纪念。由于经常乘车,村民们和车站职工建立了浓厚的情谊。哪家有喜事,喜帖都会提前发到我们手里。我们参加喜宴时,旁边都专门站着人给我们添菜加酒,那可是贵宾级别的待遇!”
这天,车站特意搬来好很多把椅子,让跳累了的彝族同胞休息。看见站在一旁的何昌,几个“阿表妹”一把将他拉进“左脚舞”的人群里。可能是经常参加老乡活动的缘故,每首曲子,何昌都跳得十分熟练。
考虑到过往列车较多,村民又跳又唱很不安全,休班职工和驻站保安在靠铁路的一侧筑起了“人墙”,以全力保证现场安全。声传情、曲达意。这天,小站的“彝族风”刮得很炫。一趟趟通过的列车,一个个铁路职工,同时被定格在彝家人引以为豪的光盘里。
“走,新娘家也给车站发了喜贴,咱们一起去粘粘喜气!”随着赶宴的人潮,何昌和休班职工一起朝新娘家走去……
(通讯员 杨迪南 李忠财 田艳飞)
实习编辑:运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