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大一个娃在昆明要多少钱?中等花销也要56万
专家观点
教育成本投入不断增加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荣光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对高素质、高科技人才给予了丰厚的物质奖励和很高的社会地位, 加重了“知识=财富+地位”在每个家长心中的砝码,刺激了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高期望。家长们尽自己所能为孩子提供一切受教育的条件,以期孩子成年时能够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占有有利位置。家长过分重视子女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使优质教育资源自然短缺。
投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产出”,教育投资具有投资期长的属性,这决定家长的教育投入会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这导致家长对教育效用的期望随之上升。教育的特殊性使作为“经济人”的家长在教育成本的投资上很少存在其他的偏好, 只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就一定为孩子选择更好的教育。市场供给的增加及经营者的市场宣传等手段的加入, 更使家长认定投入学习各种特长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随着教育成本投入的不断增加, 理性的教育成本投入逐渐转化为非理性的教育。
高收入家庭重视拓展孩子的发展潜力,家庭的教育成本投入很容易走向盲目甚至是相互攀比的误区,希望通过教育成本的大量投入来打造自己心中的“精英”子女。如此过高的期望,导致教育成本投入缺乏规划性,甚至反复投入,造成子女的教育成本越来越高。
对于低收入水平的家庭来说,将有限的金钱投资到孩子的教育上,相比投入到不能够确保收益的股票等投资领域,进行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有着投入少、风险小的优势。即使投资在孩子身上的教育成本在未来不能够获得足以改变整个家庭经济状况的教育收益,至少能够确保子女自身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自身素质得到发展。在家长心中,这仍是教育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投入较高的教育成本,以获得更多的教育收益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低收入水平家庭的理性选择。
家长要做理性“经济人”
专家建议家长,合理分析教育投资的收益,控制成本投入,走出子女教育高成本和家庭教育高期望的误区。教育成本的投入应该是有选择、有目的、遵循教育规律的,只有这样的教育投入才能获得更大的教育收益,才能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可以使教育成本达到最低、最合理的程度。(记者 罗南疆 实习生 胡思倩 刘一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