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多地出租车市场乱象扫描

2012-10-29 11:23:02 来源:云南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调查

刚来玉溪工作一个多月的李娟对玉溪印象极好,可是当她开始招手打车时,印象分急剧下跌——“玉溪许多人有乘坐路边摩托和黑车的习惯,起初我不明白为什么,后来我发现了其中缘由。有一次,我从沃尔玛买了几床棉絮打车去不到1公里的时代广场,司机居然开口要收我10元。我质问他为什么要那么高,他说我是他高峰期第一个客人,自然得让他赚一笔。当时我气极了。”此后,5元起步的“黑摩的”成了她的出门首选。

在记者对滇中四城的调查中,玉溪、楚雄、曲靖,都不同程度存在出租车乱象,而昆明对于出租车的管理相对完善规范。不过,无论哪一城,黑车都是出租车行业的“黑影”。而黑车的出现与发展,都与当地出租车行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玉溪、楚雄、曲靖,不少乘客称选择黑车的理由是“出租车乱喊价”,而在昆明,这个理由变成了“打不到出租车”。

[记者调查]

1

调查地点:昆明市新东部客运站

出租车与黑车1:13

从州市来到昆明打工的小东(化名),两个月前买了辆二手轿车,在朋友的“关照”下,加入了“黑车大军”。如今,小东每天早上7点多去客运站,一天下来有250元左右的毛收入,去掉成本,还有150元左右。25日下午在小东的带领下,晚报记者装成他的朋友一起来到新东部客运站拉客。

新东部客运站出站口前就有公交车站,但记者发现,有近一半出站的旅客将目光投向了稍远处的“出租车区”。所谓“出租车区”,是因为这里路边停满的各种车辆中,除了三五辆出租车在路边待客,其他都是琳琅满目的“黑车”。记者粗略地数了一下,“黑摩的”12辆,微型车大概15辆,其他小轿车包括夏利、比亚迪、海马、现代,甚至本田、丰田、别克……有40余辆,几乎每辆车的旁边都站着一位拉客的。这么一算,出租车与黑车比例竟到了1:13。

从下午5点半到晚上7点半,小东终于拉上了第一位客人,去南部客运站,60元。在这两个小时的待客中,记者粗略估算了一下,出站口加上进站口“摆”着待客的黑车就多达80多辆,加上不断拉来下客轮回的车辆,黑车在120辆左右。入行两个月的小东说:“这个数据太保守,每天在东部客运站的黑车不会低于200辆。”

按照一个车站200辆黑车来计算,加上东、西、南、北4个客运站,黑车总量就高达万余辆。但这个数字被开出租车的老陈(化名)否决,他称,保守估计昆明的黑车仅计轿车一项,就有两三万辆,这个数据远远超过了昆明出租车的总量。2000年开始,老陈就在昆明开“黑摩的”,到2003年开始,他买了一辆二手微型车,开始了他长达6年的“黑车生涯”,近两年,老陈用攒下的钱,承包了一辆出租车,从“散兵游勇”开始走向“正规军”。据他分析,这些黑车绝大部分集中在客运站。但由于高峰期打车难的问题,黑车载客市场转向了城郊接合部,甚至已经有数千辆车开始在街上“扫街”。

2

调查地点:昆明市宝象河周边小区

新建小区也成黑车集中地

为了充分掌握黑车特点,本报记者连续两日深入黑车集中地调查发现,确如老陈所说,黑车集中地主要是在客运站,以及城郊接合地区或者比较偏远、交通不够完善的地区。在这些特点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城市扩建,其中一些新建小区因为交通配置的缺陷,黑车也开始成为新的集中地。

彩云北路东侧的宝象河周边有多个小区,包括彼岸、枫林盛景、奥宸橙郡、新亚洲体育城的星云园等。由于道路设置的原因,这些小区之间的道路虽然已经设置了公交站台,但是并没有公交车开进来,也很少会有出租车进来候客,这样的环境滋生了大量“黑车”在小区周边候客。彼岸小区门口划出了大量的收费停车位,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停车位上几乎从早到晚都停着许多私家车,车内都坐着司机,很显然他们在等客上门。“这些车几乎都是黑车。”家住彼岸小区的李女士告诉记者,由于小区门口没有公交车,也打不到出租车,要去哪里都不算近,所以小区门口的黑车还是很受欢迎的。

3

调查地点:玉溪中心城区

就算怕的哥老拳也要开黑车

每当看到路边站着有打车的人,老毛(化名)总会将自己的小夏利靠近,热情地问一声:“师傅,坐车不?”要是人家愿意坐,在车上,老毛就侃侃而谈,顺手还递上张名片,上书“客人接送、预订包车、代办小件物品接送。”下车,老毛还热情地说上一句,“有事您打电话,随叫随到。”老毛是玉溪庞杂的黑的司机中的一员。

“干我们这行,还是不敢乱拉,要不会惹麻烦的。”老毛叹了一口气。他口中的麻烦是,一旦玉溪正规出租车司机看到他们拉客,二话不说就饱以老拳。自从两年前干了这行,老毛都很小心,一般只在夜里活动,“捡点他们吃剩的伙食。”

玉溪的黑的,是一个难以计数复杂的群体,一些人口密集的小区门口、娱乐场所经常看见他们的身影,车型五花八门,人员也很复杂,甚至有公职人员开着私家车来拉私活补贴家用的。“我算是一无所有的。”老毛笑着对记者说,“下岗了,没办法了。”尽管有各式人等从事这个行业,他们确有一个共性:收费低廉。

一次家住玉溪市委的小李打车到玉溪南部客运站,找了四五个出租车司机,不是拒载的,就是要价太高,不到7公里50元的价格实在难承受,最后老毛见到小李,报价20元,小李还价15元,成交。

老毛告诉记者,每天能有100块毛收入就谢天谢地了。“累点,总比闲着强。”老毛说,“我不用交份子钱,车也是自己的,压力总是小些。”

4

调查地点:楚雄市客运站

黑车在出租面前抢客

虽然认为楚雄黑车不算多,但楚雄的姐张女士也没少受黑车的气。“平时不光要和同行竞争,有时候还要忍受黑车来抢客。楚雄的黑车主要集中在客运站周围,有时候我们排了半天队,客人都走到我们车面前了,那些人(黑车司机)还追着喊着跑到面前抢客。”

张女士是2007年买的出租车,挂靠在楚雄宏熙出租汽车公司营运。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购车到办齐所有手续可以上路载客时,一共花去了将近16万元。按照相关规定,营运车辆8年强制报废,张女士光是购车款平摊到每个月就将近1700元。此外,张女士每月还要交280元管理费给所挂靠的公司。“这样一算,我每个月光是车辆回本就至少要跑2000块。”以平均每趟车7元的收入为例,张女士一天至少要拉10趟车才能回本。她说,楚雄地方不大,但是要收取和昆明差不多的燃油附加费,让不少乘客有些难以接受,“所以有时候燃油附加费一涨,我们的生意反而还变差了,要回本就更难了。”她的生意差了,而黑车却顺势起了。

乱喊价

[出租车乱象扫描]

计价器成摆设

“运营成本高,不涨价没饭吃。”在玉溪市中心城区开出租车5年的刘师傅告诉记者,他跑白天,早上8点到下午5点,可以跑30趟,不打表正常情况下他一天毛收入约300元,除去租金85元,加油80元,他还有150元左右。“但如果打表收,30趟乘以7元,那一天最多只挣50元左右。”

“到那边10块钱!给走?”近两三个月,曲靖出租车司机俨然是邀约好一样,乘客打车,车拦下第一件事情不是上车,而是先谈价。小张从麒麟花园到东江花园,平时就是5元钱的路程,出租车司机却开口就要价10元,还是一副说一不二的表情,这让小张恼怒不已。“不去!我就不信邪了!”他接着拦车,结果连续两辆出租车都一个样,最后他不得不妥协,“10块就10块吧,走……”

1.8公里敢喊10元

记者在曲靖采访时,听到不少小张类似的遭遇。对此,记者进行了亲身体验。

从曲靖城区的文化路段民族中学打车至曲靖市委党校,记者拦了辆出租车,司机开口就要10元。记者在地图上查到这段距离为1.8公里,收费应该是5元钱。

再从南城门广场打车至曲靖高快汽车客运站,上车后出租车司机说不打表,10元钱送到,记者在电子地图查了一下,这段路的距离为3.2公里。

同是一条线路,都能喊出两三种价格。

乱收费理由千奇百怪

去年,楚雄市民张先生从昆明回楚雄,在楚雄北站打车到新龙江广场后面的一条小巷。“司机看我拎个箱子,以为我是外地人,一张口就要10块。要是打表,加上燃油附加费也就7块钱。”他跟司机理论了半天,“最后司机居然说,小街道他们一般怕堵车不进来,所以要多收3元。”

相比之下,同样是楚雄市民的李先生遭遇更离谱。“有一次遇到一辆打表的出租车,不过他的表就没有停过一直在走。”李先生下车结账时,司机要收20元。“他说我是489块上车的,下车时表上是509块,所以就要收20块。”李先生说,单打表计价的话,怎么也不会超过8元,最后自己丢给司机7元钱走了。

记者有一次从楚雄州政务中心打车到花果山片区,计价器上显示的车费加上燃油附加费一共是13元,司机却执意要收15元。给出的理由是:“我以为你赶时间,刚刚那个路口难说还闯红灯了,多收两块钱不过分嘛。”

在外工作多年的王先生回到曲靖打的回家,下车时司机告诉他,要收取一元钱的燃油附加费。事后王先生才知道,曲靖根本没有“出租车燃油附加费”这样的政策,被忽悠了……

拒载

家住昆明市白塔路的周女士自称有相当丰富的“被拒载”经历,“理由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要交班,不顺路’;一个是‘堵,不去’。”有天她和老人带着孩子去儿童医院看病,好不容易拦下辆出租车,“司机一听要去书林街那边,直接就说不去,也不说原因。”

昆明市民刘小姐对此也深有感受。每个周五下午,她都会约朋友一起聚会。“跟打仗一样,至少要提前1个小时出门打车。因为高峰期,本来出租车就少见,好不容易来一辆,先问你去哪,然后要么说交班,要么说路堵。也不知道是真交班还是在挑客,也不好投诉。好不容易打上一辆车,那感觉真是对司机感恩戴德啊。”

管理

没有统一管理措施

用“嘴”计价、沿途载客、拒载等一系列乱象令不少楚雄市民对出租车很是不满。记者调查发现,楚雄出租车之所以乱象丛生,根本上是源于管理的混乱,6家公司各自为营,没有一套统一的实施细则对出租车公司进行有效约束。

据业内人士透露,2004年前,出租车行业的特许经营权都属于司机个人。2004年,楚雄目前最老的一批300辆青绿色出租车投放市场,分别挂靠于楚雄交通集团公司、楚雄豪盛汽车出租公司、楚雄鸿翔出租汽车公司。从2009年开始至2010年间,有外地人看准商机,进入楚雄出租车市场,以19万元左右的价格从私人手里购买了260多辆有营运资质的车辆后,请专人管理。通过将车辆租赁给司机,从中赚取租金,并上交给所挂靠的公司一定管理费。“车辆名义上是公司的,但实际上哪辆车是哪个司机开,公司根本不知道。”

这样的协议在楚雄业界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但相关部门在查处上却遇到了阻滞。明明知道这种私下交易的存在,但在检查时,这些车辆的道路经营许可证、行车证都有,只要双方矢口否认,管理部门几乎无法取证。

拼客

拉着车上的看着路上的

记者在曲靖采访时发现,出租车拼客现象仍不时发生。

一次,记者乘坐的出租车行驶到了廖廓南路雄业佳园门口时,一位乘客在路边打车,出租车司机赶紧凑上去。“到哪里啊?”“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赶紧上车,顺路得很!”司机大叔高兴地加着油门前进。谁知道到了医院,这位大叔又吆喝着载上两位前往南城门客运站的乘客,乘客下车后司机又要去寻找顺路的乘客。“我受不了了,你要再这样拉客,我就不给你车钱啦,绕了大半天也没送我到地方……”司机大叔这才不情愿地将记者送达目的地。

车容

出租车上差点踩到鸡屎

曲靖出租车车内的安全防护网和坐垫五花八门,有的套坐垫,有的套着蓝颜色的坐垫,还有少数白颜色的坐垫。没有统一的宣传标志标语,或者套用统一的座套,有的出租车坐垫皱皱巴巴、有的凌乱不堪。

“有的出租车真是让你没法坐啊。”楚雄人杨晓说,有的出租车真是太脏了,没坐垫,套子又脏又乱,“最夸张的一次,我坐一辆出租车时,差点踩到鸡屎。”

玉溪出租车一块“T牌”炒到了70万元 李春丽 摄

炒牌

一张出租车运营牌照炒到70万

在业内人士看来,玉溪出租车乱象有一个隐秘的根源:炒牌。据玉溪相关管理部门人士介绍,多年来,出租车的经营期限不明确,市场准入和推出机制不健全,经营者私下倒买倒卖的现象突出,高价炒作经营权,影响了城市出租车的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玉溪出租车的发展始于1995年,当时的278辆出租车经营权是通过行政审批获得的;1996年,玉溪开始通过拍卖方式,以每辆35000元的价格,拍卖了19辆出租车的经营权;1997年,又以每辆成交价84300元的价格拍卖了20辆,这样,中心城区总共有317辆出租车。此后,玉溪中心城区再没有发放过出租车牌照,一张出租车运营牌照最高时被炒到70万元。

而在曲靖,出租车“T牌”也呈越来越值钱的趋势。据从事出租车行业的人士介绍,目前一块“T牌”已被炒到40多万元。究竟开出租车赚不赚钱,也是各说各理。车主茹师傅从2003年开始跑出租车,车是自己的,“我媳妇跑上午,我跑下午和晚上,晚上最多到9点,月收入3000至4000元。其实车主并不比租车的好多少,既要投资买车,还要支付各项保险等费用,油价涨得快,开出租车这碗饭是越来越难吃了。”(张雅棋 李荣 陈洁 孙琴霞 刘筱庆 张芳 蒋琼波 李继升)

编辑: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飞越太平洋 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抵达旧金山

北京南锣鼓巷取消国家3A级景区资质 下周起暂停"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