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专题>2011专题>第三届西藏发展论坛>要闻聚焦
拉萨市常务副市长诠释拉萨市"百姓幸福感最强城市"
2011-07-13 18:45:48      来源:中国日报西藏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拉萨市常务副市长诠释拉萨市“百姓幸福感最强城市”

荣誉背后的发展成就

拉萨市常务副市长诠释拉萨市
 
拉萨市常务副市长诠释拉萨市“幸福感最强城市”荣誉

7月13日,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在拉萨举行,拉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边疆向媒体介绍了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拉萨市取得的发展成就并诠释拉萨市荣获“百姓幸福感最强城市”荣誉背后的发展成就。

2010年,在央视、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推出的“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中,拉萨市荣获全国“百姓幸福感最强城市”殊荣,并且连续四年位居榜首。当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问及曹边疆对此项荣誉的感想,曹边疆说,作为拉萨市的领导和这个城市的市民,能够获得这项荣誉感到自豪。

他说,幸福感作为社会心理体系的一部分,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拉萨在经济发展水平、市民富裕程度等条件不如许多内地城市的情况下,却能在全国评比中脱颖而出成为“百姓幸福感最强城市”,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来自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经历过严冬的人,最懂得珍惜太阳的温暖。众所周知,在旧西藏占总人口95%的广大农奴和奴隶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更谈不上拥有教育、医疗、民主等基本的人权。西藏和平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拉萨发生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历史巨变,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权益得到全面保障和实现,过上了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拉萨各族人民正是从旧社会的苦对比出了新拉萨、新社会、新生活的甜。这里民风淳朴,对幸福有自己的要求,不贪图奢侈享乐。

二是来自党和政府对各族人民无微不至的深切关怀。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拉萨各族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每年为群众办十二件实事制度化、常态化,克服多方困难,全力用小财政支撑大民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全市各族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共有43291户26.55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房屋,行政村在全区率先实现村村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全国房价一片“涨”声中创造了拉萨房价连续5年“零”增长的奇迹;免费培训城乡居民就业技能,大量购买公益性岗位,保持了“零就业”家庭的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多年控制在4%以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实现全覆盖;实现了为45岁以上城乡居民全部免费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80%多的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给所有失地农民提供就业生活保障、投资2亿多元规范公交运营等重大民生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2010年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3.44元、是 1959年的8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567元、是1981年的26倍,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电脑63台、移动电话182部、家用轿车32辆,正向着全面小康阔步迈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大力改善人居环境。2007年全面启动的“六城同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际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两度荣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五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并荣获自治区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称号。人们在这个城市中享受着最蓝的天、最净的水、最清新的空气和最灿烂的阳光,不必为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城市病”而烦恼,过着舒心惬意的生活。

拉萨各族人民的幸福感归根结底来自党中央的特殊关怀,来自祖国大家庭的无比温暖,来自拉萨各族人民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拉萨各族人民对此无比珍惜。同时,拉萨能荣获“百姓幸福感最强城市”称号,也说明全市各族群众对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充分肯定,但这更是一种激励。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各种为民举措,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全市各族人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使人民生活得更有保障、更有尊严、更加幸福,始终让这座古老美丽的城市无愧于“百姓幸福感最强城市”的美誉。

来源:中国日报西藏记者站(记者 达穷)编辑:张少虎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中国入世十周年——百姓生活篇
>> 详细

各地新闻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建设,属于全国广大未成年人的大型公益网站——未来网(www.k618.cn)近日正式开通上线。这些网络产品内容健康,制作优良,色彩丰富,全部免费提供给未成年人使用,从而使未来网成为面向未成年人内容最集中、最丰富的网络平台。>> 详细
点击排行
  发改委:联通电信涉嫌垄断 或遭数亿到数十亿罚款
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教育将纳入中小学生素质评估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