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你的暂住证办好了。我刚从居委会开完会顺便带了回来。”拉巴次仁是拉萨市城关区米珍大院的联户长,除了带领大伙儿做好大院安全、卫生工作外,如何与居委会一道,做好居民的服务也是他每天的重要工作。
从“管”字当头,到“服务为先”,把琐碎而繁杂的服务工作做得更贴民心、更顺民意,是我区创新社会综合治理的一项重大举措。
“点点滴滴求合理,细微之处见管理”,当服务理念被引进社会管理后,大到一个城市、一条边境线,小到一座寺庙、一个联户单元,更精细、更科学的服务,成了做好管理的“先遣军”。
“环环相扣”的守护圈
“过去,天一黑,店铺就要关门。现在,便民警务站就建在店铺旁边,大家心里踏实多了,也感觉到安全了,夜间也可以放心营业了。”吴永福在拉萨市纳金路上开了间杂货铺,一旁的便民警务站和民警们敬业的身影,让他从来没有感到这样安心过。
从2011年开始,自治区先后在全区七地市所在地和所有县城建成了698个便民警务站,每个警务站平均覆盖半径在500米以内,各站点之间联网联勤联动,全天候24小时执勤巡逻。警务站把服务管理分成一个个网格,形成了一个个“环环相扣”的“3分钟警务圈”,既方便群众,又增强了群众安全感,织成一张张维护稳定的天罗地网。
不论是咨询点办户口的事儿、调解邻里纠纷或是问个路、倒杯水,群众首先想到的是便民警务站——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咨询、投诉、办事,既方便又快捷。在西藏,“便民警务站”可谓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在海拔4700多米的安多县,县城文化路便民警务站背后是县里一个较大的农贸市场,民警每隔15分钟就要到市场进行巡逻检查,防止小偷小摸、争吵纠纷事件的发生。
由于海拔高,安多县的夜晚经常是伴随着雪花来临的。无论刮风下雪,民警们总是坚守在岗位上:下雪天,当地百姓爱到小酒吧、朗玛厅喝个酒。
民警们就守候在这些酒吧、朗玛厅外,既要避免酒后驾车的行为,还得提醒其他司乘人员注意下雪天路滑……
不管再苦再累,不管付出了多少个夜晚、白昼,只要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民警们的心就感到踏实,付出再多也觉得值得。
守护百姓平安的便民警务站,同时也是方便群众的温馨“港湾”:渴了、累了,随时可走进便民警务站,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在警务站专门为方便群众准备的凳子上,舒舒服服地休息一会;找不到路了,没关系,便民警务站的民警人人都是“活地图”;老人、小孩迷路了,警务站民警会帮忙……这样的故事,在警务站里数不胜数。
据介绍,仅2014年上半年,全区便民警务站就检查车辆69万台次,检查物品763万件,服务救助群众6.8万人次,开展法制宣传7000余次。
利寺惠僧知冷暖、解需求
“最让我感受到政府温暖的,是我们不必再为生病住院的医药费发愁了。”提起自己享受到的“惠”,色拉寺养老院老僧人格桑罗布如同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
其实,享受医疗保险优惠政策,不过是我区利寺惠僧的众多举措之一。
从2011年开始,自治区选派7486名优秀干部进驻全区1787座寺庙,实现了寺庙管委会全覆盖和干部驻寺常态化。“驻寺干部为僧尼做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昌都地区强巴林寺喇嘛罗松江村连连称许。
驻寺干部就像亲人,不管是僧人生活上的冷暖还是思想上的“疙瘩”,他们都放在了心间。
干部驻寺工作刚开始,那曲地区巴青县鲁布寺的僧人由于对驻寺工作不了解,一度产生了抵触情绪。土生土长的藏族干部阿梅得知后,主动要求到鲁布寺驻寺。“驻寺干部就是你们的亲人,有什么困难就告诉我们。”说到做到。寺庙屋顶漏雨,阿梅带着僧人们修补;寺庙前的沟壑阻碍了老年人前来转经,阿梅买来建筑材料,与僧众一起架桥……老喇嘛曲尼感动地说:“寺管会干部不仅帮助我们管理日常事务,还整治周边治安环境。有了他们,我们的宗教活动才得以正常开展。真心希望他们长期留下来。”
在利寺惠僧的诸多举措中,落实好寺庙“九有”,是加强寺庙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先进文化进寺庙的有力之举。
昌都地区强巴林寺,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建立起了寺庙书屋,安装了电视,全寺僧人参加了医保、社保,寺庙建筑也得到了修缮。僧人洛桑江村由衷感慨,过去,寺庙和僧尼一直游离于社会管理之外,有困难也不知道如何解决。如今将寺庙纳入了社会公共服务和管理范围,广大僧尼也和其他公民一样,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
为实施好“九有”工程,自治区下拨1亿余元资金,实现了在寺庙中领袖像、国旗、报纸、文化书屋等全覆盖,全区70%以上的寺庙实现了通路、通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切实改善了寺庙基础设施,加强了寺庙公共服务。
“耐心+创新”的边防“守”则
2014年5月,一位四川籍游客在前往樟木口岸友谊桥途中遭遇塌方,汽车在距离联检现场3公里处滞留了近两个小时。
在进行行李物品检查时,这位旅客不耐烦地发牢骚:“刚才前面不是检查过了吗,还要检查?”面对心情烦躁的旅客,西藏公安边防总队聂拉木边防检查站的女检查员冯雨晨一边迅速检查行李,一边主动问好:“您在路上辛苦了,我马上就帮您办理好手续。希望您能开开心心旅游,平平安安回家。”
体贴的话语和温馨的笑容最终感动了这位旅客,在留言本上,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这偏远的边境小镇,我看到了天使般的笑容,我会记住这个地方所有的美丽。”
耐心服务是西藏公安边防总队检查员们给自己定下的工作标准,他们认为,工作中多一分耐心,旅客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些误会。执勤中,检查员们不会因为旅客的要求而感到厌烦,相反,还做起了旅客的“义务向导”。
西藏公安边防部队官兵们让大爱在喜马拉雅流淌,将真心与真情融入雪域蓝天下的这片高原厚土。
随着辖区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搬迁户、务工、经商、旅游人员大量涌入,给林芝地区鲁霞边防派出所边境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派出所创新边境管理模式,推行“一警多能,群防群治”的管理模式和“分片包防责任制”,形成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辐射全辖区的边境管理和治安防范网络;牵头成立了由综治办、派出所、法院和村委会共同参与的“四调联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提升对源头性、苗头性问题的预警预防能力。
亚东边检站不断提高执勤人员对违禁物品、涉枪涉爆物品的查缉能力,特别是对出入境车辆及货物的查缉。在乃堆拉边贸通道正常开关前,利用一个月时间对全体检查员进行警务实用技能强化培训,全面增强执勤人员的综合素质。
针对乃堆拉边贸通道出入境人员相对固定的特点,亚东边检站大胆创新,不断尝试出台查验新模式和便民利民措施,一方面与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建立“一站式”通关服务工作机制,减少查验环节,提高通关效率;一方面建立诚信查验工作机制,建立驾驶员诚信档案,根据驾驶员的诚信程度,采取针对性的检查验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