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巴平措在仲巴措勤白朗浪卡子等县农牧区调研时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党委重大决策部署
推动农牧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向巴平措在措勤县江让乡视察人工种草情况。蒋盖 摄
13日至17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向巴平措先后深入日喀则地区仲巴县、阿里地区措勤县、日喀则地区白朗县、山南地区浪卡子县等县农牧区,亲切看望基层干部群众,实地调研“8·25”仲巴地震灾后重建、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农牧区民生改善等情况。他强调,我区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严格按照中央和区党委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提升一产,坚持“区域集中、规模做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的工作总要求,扎实推进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促进我区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收入快速增加,推动农牧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2008年8月25日,日喀则地区仲巴县隆嘎尔乡境内发生里氏6.8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使大量的当地部分群众的房屋和学校的校舍成了危房。如今,“8·25”仲巴地震灾区家园重建得如何?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恢复得怎么样?灾区学校建设得好不好……灾区的点点滴滴牵动着向巴平措的心。
9月14日一大早,向巴平措不顾路途劳顿,来到距离仲巴县城210公里的“8·25”地震中心区隆嘎尔乡。在当地牧民群众们的簇拥下,向巴平措来到嘎吉、嘎玛等牧民群众新建的安居新房,与他们促膝交谈,详细了解重建家园和生产生活恢复情况。说起如今的生产生活,嘎吉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他对向巴平措说:“虽然地震使我的房子出现严重裂缝不能再住了,可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灾后的第一年我们就住进了重建的安居新房,牧业生产也没耽搁,今年还拿到了4000多元的草原生态补偿款……”震后,在隆嘎尔这个偏远的高寒牧区,156户群众像嘎吉一样住进了重建的新房,173户群众的房屋也得到了有效的维修,重建一新的乡中心小学里,孩子们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快乐成长。看到如今欣欣向荣的隆嘎尔乡,向巴平措很是欣慰。
离开仲巴县隆嘎尔乡,向巴平措一行长途跋涉驱车前往阿里地区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措勤县调研。当汽车行至措勤县达雄乡境内,草原上一顶升起袅袅炊烟的牦牛帐篷,引起了向巴平措的注意。在年过半百的牧民益西曲珍的帐篷里,向巴平措与她聊起了家常。当了解到益西曲珍一家虽然在冬春草场有游牧定居新房,但夏秋季节全家8口人依旧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在不足15平方米的帐篷内,在这里的牧民群众大都生产生活比较艰辛,而且当地群众中普遍患有心血管、关节炎疾病又得不到及时医治时,向巴平措很受触动。他语重心长地对随行的涉农部门负责人说,西藏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牧区,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始终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区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和牲畜,对牧民群众来说,“牛头羊头还是拳头”,但仅仅在现有的土地和牲畜上做文章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积极地引导和扶持牧民群众着力发展特色农牧业,走牧业特色产业化道路,才能更好地推动农牧业生产上水平,更快地增加群众的收入,从而让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提升。
位于措勤县磁石乡格玛村的紫绒山羊原种场,是一家集科研、生产、推广于一体的科研单位,这个厂成立十几年来,不断为紫绒山羊养殖提供优良种源和先进的科技服务,为当地紫绒山羊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向巴平措在紫绒山羊原种场详细了解了原种场通过发展科技示范户,向农牧区辐射良种繁育体系,加快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速度,带动周边百姓增收致富的情况。他强调,紫绒山羊产业作为措勤的一个特色优势产业,要加大紫绒山羊科技成果转换示范力度,积极探索与发展紫绒山羊规模化养殖运行机制,以科技带动特色产业的优化升级,真正使紫绒山羊产业成为当地牧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在措勤县磁石乡加绕村调研时,向巴平措对当地牧民群众自发成立牧业经济合作组织,使以往松散粗放的传统牧业经济得到适当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既解放了富余的劳动力、又较好地提高了牧业生产力给予充分肯定。他希望,乡亲们把发展牧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作为增收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提高牧业发展的水平,实现增收增产,过上更加富足幸福的生活。
九月的措勤秋意渐浓,草原已变得一片金黄。但是当向巴平措一行来到海拔4900米的措勤县江让乡人工种草基地时,看到的却是郁郁葱葱,绿意盎然。牧民平措加参自豪地对向巴平措说:“在这么高海拔的地方搞人工种草,一开始群众心里没有底,都怀疑人工种草能否搞成功。但是这些年,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群众通过人工种草尝到了甜头,用这里种出来的草搞短期育肥,不仅缩短了牲畜的出栏周期,牲畜的膘情也比以往好了许多,群众的收入也提高了。今年,我们还自发投工投劳扩大人工种草面积400亩。”听了平措加参的介绍,向巴平措很是高兴,他要求有关部门对当地群众发展人工种草继续给予大力支持,使牧民群众的致富路子越走越宽广。
调研期间,向巴平措还听取了仲巴县和措勤县的工作汇报,对近年来仲巴县和措勤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给予肯定。他要求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各项决策部署,结合当地实际,拓展发展思路,立足优势资源,因地制宜谋发展,推动当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局势持续稳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群众生活显著改善,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9月17日,向巴平措来到日喀则地区白朗县,深入巴扎乡彭仓村农户蔬菜种植基地、康桑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就当地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行调研。
在巴扎乡彭仓村农民普穷家的蔬菜大棚里,向巴平措关切地问他收入怎么样?普穷回答说:“今年前两个月,仅温室蔬菜大棚收入就有2800多元。加上种植青稞等收入,今年我家人均纯收入至少有8000多元。”向巴平措又问:“那你这里种出来的果蔬销售难不难?”普穷自豪地说:“我们白朗的瓜果、蔬菜都很有名,市场上供不应求,销路一点都不愁。” 在场的村民拉巴次仁补充道:“2007年开始推广蔬菜无公害生产和标准化操作,截至今年8月底,全村蔬菜纯收入86万元,人均收入2585元,是种植青稞收入的近15培。如今我们村已实现户户有科技明白人和蔬菜种植技术员。今年,应兄弟县市邀请,有9名群众到外地去当技术员,月平均工资在3000元左右。”听了村民们的话,向巴平措很是高兴。
在听取白朗县农牧业产业化工作汇报时,向巴平措对白朗县积极发展农牧业特色产业,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优势产品基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快速增加给予高度评价。结合此次调研的所见所闻,向巴平措全面分析了我区农牧业发展的形势,并着重就加快我区特色农牧业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再次强调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指出西藏是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要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支撑产业,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时再次提出“要把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可见,打造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是党中央对西藏发展战略的定位。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加快特色农牧业发展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是我区的自然选择,是实现我区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促进我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他强调,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区域集中、规模做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的工作总要求,加强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要坚持产业化发展原则,提升一产,促进增值;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农牧业发展路子,做强一产,形成品牌;要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和提高管理水平;要认真对待和解决好特色农牧业建设中的农牧民组织化程度、特色产业滚动资金回收、特色农牧业产业科技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与农牧民增收等具体问题。以特色农牧业的加快发展,促进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民收入快速增加,实现我区农牧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调研中,向巴平措一行还视察了仲巴县扎巴耶矿区、日喀则市郊成片植树造林工程和山南地区浪卡子县朗杰塘万亩饲草基地,并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自治区各相关部门和阿里地区、日喀则地区、山南地区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来源:西藏日报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