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恭志用他的老式电影机放电影。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摄
8月22日晚,湖南郴州市永兴县柏林镇龙王市村。下了一天的雨仍未停息,马恭志还是在自家门口支起了大银幕。镇上的乡亲们坐在屋檐下,看起了老马放映的又一部电影。在过去的24年里,这位因小儿麻痹症落下终身残疾的农村电影放映员,坚守在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岗位,演绎着他的“电影人生”。
走在路上的人生
14岁那年,家里倾尽所有,为马恭志买了一台老式8.75毫米的电影放映机。此后的24年,从“小马”到“老马”,这个身高不足1米5的小个子,迈着残疾的双腿,挑着远超自己体重的放映设备,走遍了周围的100多个村组,累计行程20多万公里,放映了1.1万多场次电影,观众超过250万人次。
马恭志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两件有意义的事,一是用8年的时间学习走路,二是给乡亲们放了24年的电影。
“我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就认准一点,做人就要讲信用,答应了乡亲们的事就一定要做到。”为了这个理儿,他曾推着放映设备,不小心连人带车一起掉进冰冻的池塘;他甚至错过了女儿出生后的第一面,就因为答应了一场放映不好请假……
24年,从老式放映机,到数码放映机。老马把自己用过的6台老机器,一直珍藏在自家的一间屋子里。在这间小小的“陈列室”中,老马介绍着每台机器的年份,连同它们背后的故事,就像介绍自己的老朋友,饱含深情。
24年前,马恭志身旁的同行,不在少数;24年后,县里农村电影放映员的岗位,只有他一个人还在坚守。他说:“放电影就像一条高速公路,对我而言,只有加油站,没有出口。”
三轮车上的五星红旗
只要老马不出门,放电影用的那台三轮车,总是静静地停在家门口,除了“送电影下乡”几个大字,插在三轮车上的那面五星红旗,最为打眼。
对于红旗,老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是我们家几代人中唯一的共产党员,这面旗帜,就是党和国家的‘脸面’。”老马说。
不仅是因为共产党员的身份。以前,老马为乡亲们放电影,不时会有人上前向老马咨询政策,反映问题。“乡亲们觉得,电影放映员就是代表党和政府”,这让他又感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乡亲们不经意间发觉,在老马放映的电影之前,会有一段他自制的幻灯片作为“加演片”,内容千门百类:有新出台的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农业科普知识、生活安全用电、用火知识和寓言故事等。这些年来,马恭志共制作幻灯图片4500多张,深受群众欢迎。
学会了电影剪辑等技术后,老马又将“幻灯片”升级成了自己的“土电影”。最新的一段“土电影”,是专为宣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而制作的。在这段十几分钟的片子中,老马亲自出镜,成了主播,把会议精神一字一句地搬上了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