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12日电 (记者戚亚平)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局的消息,2015年,新疆兵团将抓住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机遇,以农业“走出去”为重点,稳步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在新疆兵团农业“走出去”过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输出是一大亮点,这项技术虽不是由新疆兵团发明,却成为新疆兵团的骄傲。如今,以膜下滴灌技术为主的“兵团节水灌溉模式”,被输出到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安哥拉等1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试验示范推广达5万余亩,主要通过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主办、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承办的国际节水培训班走向中亚、非洲等地区。并在国内辽宁、河北、甘肃等省区试验推广超120万亩。
新疆兵团所属南北疆各师和农牧团场大多地处绿洲最外围、沙漠最前沿、水源最末端,14个师的170多个农牧团场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边缘以及2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所处区域自然禀赋差,水资源总体比较缺乏。对新疆兵团而言,节水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为发展现代农业,兵团人将目光投向了世界上沙漠绿洲农业的权威国家以色列,希望引进其节水灌溉技术,缓解农业发展的瓶颈。
1997年,新疆兵团下属企业新疆天业集团请来了以色列的专家,并由此开始了漫长的节水灌溉探索之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天业集团与国内外数十所高等院校加强合作,对大田膜下节水滴灌系统从生产设备到制造工艺,创新研发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塑料节水新技术,制造出了农民用得起的膜下节水灌溉产品。该项技术在近10年间不仅成为产业,也改变了新疆兵团农业发展方式。
受科技部委托,新疆兵团已举办了10期面向中亚、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节水灌溉技术国际培训班”,为近20个发展中国家的200余名学员进行了培训,达成国际合作协议30余项,有效带动滴灌专用肥、地膜等农资出口,使中国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引入国”转变成为“输出国”,享誉海内外。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新疆兵团节水滴灌面积达到近1300万亩,平均灌溉定额从700立方米下降到400立方米,单产比实施节水滴灌前提高50%以上,并从棉花逐步推广到番茄、小麦、水稻、玉米等30多种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