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古时又称伊列、伊丽等名,清乾隆年间,定名为伊犁。她地处新疆西部,天山北部的伊犁河谷内,而「波翻丽水已西倾,地势旋低气转平」则是对伊犁地势、气候特征的生动描述。人们常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可见人们对伊犁之美的赞誉之高。
每年四月到八月是伊犁气候最为怡人,风景最为美丽的季节。此时,伊犁的天空总带着深浅不一的纯净的蓝,正午时分是艳丽的钴蓝色,沉落山坳时是渐变的水洗蓝,夜深一些则是幽幽的群青色。而苍穹之下,不论在现代道路的街头,还是在几百年前古建筑的红墙边,不论在嶙峋山间,抑或在秋收时节的田野,绿意点缀在每一个的角落。蓝与绿,就这样悄悄地成为了伊犁的象征色,它展现着伊犁的纯粹,也展现着伊犁的生机。
萨尔布拉克
图为伊犁河谷西北部的霍城县萨尔布拉克镇上空。萨尔布拉克系哈萨克语,意为“黄色的泉水”。时值八月,正是萨尔布拉克镇秋收的时节,金黄色的稻子,绿色的麦田和绿树,灰褐色的土壤,丰富的肌理、绚丽的色彩使这片土地从上空看去如同热抽象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
库尔德宁景区
库尔德宁位于距离巩留县城88公里处的山中,取横沟之意,因一般山沟多为顺山势而下,而唯独库尔德宁与雪山平行。库尔德宁谷底平均海拔1500米,植被繁茂,既有山乡之秀美又有草原之粗犷,气候温润怡人,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图为库尔德宁景区,繁星夜空下,连绵雪山映衬着一树繁花,静谧的夜晚,唯有这树繁花在荒野里悄悄开放。
惠远古城钟鼓楼
图为伊犁河谷西北部的霍城县,明月下的惠远钟鼓楼。惠远镇历史悠久,古时便是新疆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清朝乾隆时期,设伊犁将军,此地曾为新疆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而钟鼓楼则是这座古城的中心,四面所对即为古城四个城门的方向,内有十字通道,可直通四条大街,是典型的清朝汉族木结构建筑。钟楼和鼓楼各放置大钟、大鼓,作为当时城门昼开夜闭报时之用。
琼库什台大草原
哈萨克族是逐水草的游牧民族,为了便于迁徙,他们创造了毡房。他们每转场到一个地方便重新搭建起毡房,用红柳木搭起放射状的顶架和菱形的支架,用芨芨草编制出外围的墙篱,用牛皮绳子和牛筋将连接处扎紧,最后用毡子层层覆盖,搭建出的毡房既防风雨,又温暖。图为哈萨克牧民在琼库什台草原上搭建毡房。
伊宁市
伊宁,始建于1762年,古称宁远,与惠远、惠宁、绥定、广仁、瞻德、拱宸、熙、塔尔奇合称为“清代伊犁九城”。现今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还是新亚欧大陆桥中西部的主要窗口,伊犁河谷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工业中心。
伊犁河畔
伊犁河源于天山山脉,向西注入哈萨克斯坦国境,是新疆地区的内陆河,所流经的地带,风光旖旎,草木丰茂。喀什河、巩乃斯河、特克斯河,是伊犁河的三大支流,现今也成为新疆西部的三大旅游地带。图为横贯伊宁新区的伊犁河,夜晚,华灯初上,水色夜色相映。
阿吾赞沟
阿吾赞沟位于距离伊宁县城以北32公里处的阿吾赞森林公园东部,有云杉、山杨、山柳、白桦等20多种树木,每到春夏季节,这里便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图为杏花疏影之下,蜂农忙着收集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