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李兆奎来说还比较陌生,通过简短的了解和走访,对这个特殊拓荒于万古荒原,置身于极具地理和人文独特性的新疆,为这块土地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而不可磨灭的贡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兵团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和九师戍守着四百多公里的边境线,“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震撼力。李兆奎说,所有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过的援疆干部,都曾有过心灵上类似的冲击和体验。都曾有过那么多的感受,乃至感动,甚至感悟,在孙龙珍烈士墓前和小白杨树下,亲身的体验和所受到的教育是共通的,情感是真挚的。
几十年来,九师人以艰苦创业、浴血奋斗、 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优良传统,以屯垦戍边为己任,铸就了以“热爱军垦、扎根边疆、牢记使命、献身国防”为主要内容的“龙珍精神”和以“团结、向上、顽强、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小白杨戍边文化。三代九师人在这块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狂风暴雪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土地上维稳戍边。特别是以60年代的孙龙珍和近年来的赵机农、梅莲等为代表的英雄典型人物深深地感动了李兆奎。
2010年12月28日,李兆奎同其他两名辽宁援疆医生到农九师医院报到。
12月29日,李兆奎就像在丹东平日的正常上班一样,早早来到医办室接诊。
听说“辽宁来了援疆妇科专家”,很多患者慕名而来。这一天,李兆奎接诊了18名病人。
12月30日,李兆奎为一名70多岁的老年患者做了子宫全切手术。这是他援疆九师医院的笫一例手术,成功的手术,精湛的医技,医务人员奔走相告,患者家属不停地鞠躬致谢……
2011年1月5日,李兆奎刚做完一例子宫内膜移位症手术,接着又为一位待产妇进行剖腹手术,接生了一个3.8公斤重的男婴。产妇家属欢喜地说:“产妇12点钟进手术室,12点半孩子就抱了出来,母子平安。辽宁来的专家水平就是高,我们真是太幸运了!”
幸运的不只是上述患者和家庭,还有无数名饱受痛苦折磨的患者和他们的亲人。
2011年5月4日,铁厂沟哈图村55岁的哈萨克族村民加玛力汗在塔城地区医院被检查出盆腔巨大囊性占位。5月10日,听说九师医院辽宁来的专家医术水平很高,慕名住进了九师医院。
李兆奎与科室医生依据加玛力汗的病症、影像对照检查,分析、制定手术方案,并亲自为其实施手术。李兆奎在手术过程中,发现加玛力汗盆腔左侧附件区有多个大小不一的囊性肿物与周围肠管、肠性膜粘连,手术难度大,稍有不慎就容易损伤肠管。李兆奎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精心实施手术,手术非常成功,5月21日,加玛力汗康复出院。
托里县库普乡哈萨克族牧民加依娜尔长期下腹坠痛、尿频、尿痛,腹部隆起像足月的孕妇。2011年4月,她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子宫肌瘤,受当地医疗条件的限制,医生建议她到乌鲁木齐大医院去做手术治疗。然而,从托里县到400多公里的乌鲁木齐去治疗,一两万元的费用将会使这个为别人代牧维持生活的家庭雪上加霜,夫妇俩一时陷入了绝望境地。
2011年6月20日,加依娜尔打听到李兆奎治疗好了很多妇科疑难重病,就赶到了100多公里外的农九师医院住院治疗。李兆奎在给加依娜尔做检查时,发现她的子宫内有很多肌瘤,最大的瘤体有22cm×18cm,病理诊断为子宫壁间及浆膜下多发性平滑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症,需要做子宫切除术治疗。尽管过去曾无数次成功地做过这样的手术,成竹在胸的李兆奎依然精心制定了手术方案,并主刀实施了手术。7月2日,加依娜尔康复出院,治疗费用不到7800元钱。
为了表达对救命恩人的感激之情,7月6日,加依娜尔和家人专程来到农九师医院,给李兆奎送上一面“辽宁白求恩加可斯”的锦旗(“加可斯”,哈萨克族语,“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