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土地整合、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转移富余劳动力、发展三产,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建设……每项工作看似没有多大关联,但在沙湾县安集海镇,各项工作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环环相扣,相互促进,逐步向前发展。
这就是沙湾县安集海镇党委这几年工作和发展思路,并得到明显成效。
农业新技术节本增效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根本,如何让农民多元化持续增收一直以来是安集海镇领导干部思考并要做好的事。
“土地也是有寿命的,我们要在它的极限值内,从量变到质变,现在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很快,每三到五年就会有一个变革,比如现在一个设施大棚的产值相当于十亩田的产值,我们进行育苗移载,每座棚可以毛收入8.1万元。”安集海镇党委书记班军云说。
安集海镇每年5万多亩地的辣椒需要600到1000座大棚来育苗。为此,该镇一直以做大做强辣椒这一红色产业的同时,按照“抓椒、保粮、稳棉、扩蔬、兴畜、增设”的思路,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在辣椒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运而生了农民发明家,王家渠村的农民王兵发明的辣椒收获机收割台宽1.6米,造价仅为15万多元,亩均采摘成本只有160元;而且采净率高、小巧便捷、田埂地头都能采摘。农庄村的郑雅升发明的精量播种机,播种时不加任何掺和物,每亩播种量准确控制在300克左右,亩均节约种子700克、价值200元,杜绝了种子漏播浪费严重的问题。
目前,安集海镇每年辣椒面积都在五万亩以上,机采率已达到70%,为农民节省采摘费4000万元。育苗移载只有2000亩,移载的辣椒比一般栽培方式的辣椒增产一吨以上的鲜辣椒,所以发展空间很大,走育苗移载之路是必然的,这是安集海镇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突破。
班军云说,看到今年育苗移载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后,现在已有部分村干部和农民踊跃报名建设大棚已达70座,镇上准备连片建设大棚,分成三个点,并规划成立合作社,这又实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二个突破。
设施大棚有了,育苗移载的土地就得整合,安装节水滴灌,通过农业合作社实现统一品种、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田管、统一采收、统一销售的六统一,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这第三个突破对农民增收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截止目前,安集海镇已实现六统一种植模式8800亩;完成土地合作社集约化经营模式1800亩。已成立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总额达3592万元,其中两个合作社正在计划注册品牌。
安集海镇将以辣椒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为契机,计划用3年的时间,使辣椒种植实现集约化,实现辣椒从优良品种使用、育苗移栽技术,机械化采收、工厂化烘干以及深加工的产业链提升。
面对人均四亩地的农民们,土地集约化管理了,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了,农民在庄稼地里没有多少事做了,他们又将走向哪里?去做什么?
外出务工拓宽增收路
“当我听说新疆帅科煤化有限公司准备从山西招300名工人后,我着急了,这是机会呀,赶紧与公司负责人联系,并亲自带了近200名农民去公司察看交流,让他们亲眼看,亲自与公司领导、工人交流,了解他们关心的工资、待遇、健康以及他们能做的工作等问题,让农民自愿选择是否在这就业。”班军云说。
因为新疆帅科煤化有限公司在距安集海镇不到十公里的哈拉干德工业园区,农民能就近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也是一件好事,离家近,可以照顾到家就可以安心工作。“我家里种了80多亩地,今年收入不理想,虽然毛收入19万元,但人工费就支出6万元,我准备干到明年4月份还回去种地,在这工作今年冬天一家人的生活费和必要的开支基本上够了。”安集海镇安集海村今年34岁的农民刘卫利说。
刘卫利已在新疆帅科煤化有限公司当电工快一个月了,月工资不低于3000元。目前,和刘卫利一起上班的同村农民有6人,其他5人都是普通工,工资因工种不同在1400元到3000元之间,而在哈拉干德工业园区上班的安集海镇农民已达到200人,还有好多农民已在镇上社保所报了名。
今年,安集海镇共有1600人参加了技能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并得到职业指导和介绍。
班军云说,富余劳动力离开土地,把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不仅便于管理还有利于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而且一个人出来当工人将带动一个家庭的生活改善,因为能保证月月有收入。
目前,全镇先后有1330余人次到独山子、奎屯、石河子、克市、乌鲁木齐市、昌吉等地进行务工。通过自发转移和输出400人次,就地转移250人次。外出劳务创收1500万元,实现农牧民人均创收700元。
餐饮业搅热镇域经济
安集海镇富余劳动力除了外出务工,还有人选择了自主创业,特别是餐饮业。目前,安集海镇农家乐与镇区餐厅共128家,不仅搅热了镇域经济,还解决了400余人的就业问题。
近日,记者在镇区一家馍馍店门口观察了一会儿,不断有人前来购买馍馍,店主丁玉环不停在往食品袋里装馍馍,大概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卖出去400多个馍馍,同时还有很多人要购买小包装的榨菜。
“现在好多农民出去打工了,地就包给不出去的人种,现在正是秋收忙季,都是雇人干活,他们把馍馍和榨菜一起买上,给工人当中午饭,我的生意还算好,比种地强多了,一年能纯收入个四万元左右。”丁玉环高兴地说。
当记者赶往交通新村,在安集海镇唯一一家被命名的三星级农家乐饭馆阿巴斯江时,正赶上五、六位客人从饭馆里出来,他们不是刚刚吃过,而是没有提前预约,没吃上饭,带着遗憾离开了。
“我这里主要做风干马肉、牛肉、鸡肉等,不提前预约我做不好,客人来吃饭等的时间长了也不高兴。我申请星级农家乐也是为了提升一个档次,在农村吃饭也讲究环境、氛围,而且来我这吃饭的人都是奔着我的风干肉特色来的,好多顾客来吃过饭还要带些走。”阿巴斯江说。
阿巴斯江六年前从手工馍馍开始,应顾客需要发展到现在的农家乐,他每年纯收入十万元左右。
富余劳动力集中到镇区的多了,富民安居工程自然而然稳步推进。目前,富民安居工程已开工159户,其中,农民集资建房126户,农民自建房33户,已完工35户,规划的农民集资房3处,已有一处开工建设;安居富民工程“幸福新村”一期35户,主体四层已完成;二期选址及地质勘查已完成,承建规划已上报。
“当工人、开店创业的农民多了,慢慢他们不适应农村的生活,住在镇区是最好的选择,我们领导干部就是要把握社会发展脉搏,从而正确引导农民,为农民服务,让农民知道发展的方向,促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班军云说。(曾照美 拜延伟)
实习编辑:范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