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西北地区>新疆>文化民俗
呼图壁:吉祥之地由来众说纷纭
2011-04-15 14:20:47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每一次在呼图壁县城逗留的日子里,我几乎都要顺带问一问当地人,呼图壁县名称的由来,遗憾的是,每一次问到的说法都不尽相同,时间久了,呼图壁县地名的形成及由来就成了心中的一个谜团,不久前,我再次来到呼图壁,当看完《呼图壁县志》和最新出版的《中共呼图壁县简史》后,这个久藏于心的谜团终被解开。

沿着《呼图壁县志》梳理的大致脉络,走进呼图壁的历史,我弄清楚了这个地名的语种和由来。据了解,作为一级行政区域名称,“呼图壁”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设洛克伦巡检,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设呼图壁巡检,属迪化州辖;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筑景化城,为呼图壁巡检管理;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置昌吉县,呼图壁归昌吉县管辖,属甘肃镇西府辖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置昌吉县呼图壁分县,设县丞,驻景化城,与呼图壁守备同驻,属镇迪道迪化府,至今已走过二百四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了。有意思的是,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时,现在的呼图壁曾经被改称为景化县,这个名称一直延续到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950年3月1日,组建景化县人民政府,属迪化专员公署。1954年2月l日,改称呼图壁县。1958年5月至今,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

《呼图壁县志》中记载说,呼图壁因呼图克拜郭勒(今呼图壁河)而得名,它是准噶尔蒙古语,其正确译音是“呼图克拜”,在准噶尔蒙古语中意为“吉祥”,按照准噶尔语文意译,近似“有神的地方”,因此,历史上说呼图壁是“有神灵”的地方。

一个地名的形成,往往与当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分不开,呼图壁真是一个 “有神灵”的地方吗?清代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说:“呼图壁译言有鬼也”,而清代徐松则著文说:“呼图克拜者,吉祥也”,两人同为清代大学者,说法却各不相同。

收录在《中共呼图壁县简史》中的另外一个版本也别有趣味,那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段凄惨而又悲壮的故事,这个故事从某种程度上佐证了关于“呼图壁”一词的来历。据说在1764年,康熙帝在平定了准噶尔和大小和卓之后,为加强西北防务,便抽调八旗军入疆。居住在当时盛京一带及所属诸城的锡伯族官兵也在抽调之列。一千多名官兵及其家属,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跋涉,途中经过呼图壁,才到达伊犁。这次远迁的详细情况在锡伯族的民间史诗《迁徙之歌》中就有描述,更多路上的情节,只是在民间流传,主要内容是:在迁徙途中,当他们来到现在“呼图壁”境内南部时,队伍已损失过半。为休整一下,他们决定在此驻扎一段时间,再继续奉旨前行。但不幸的是,在这天山北麓水草丰美的地方,竟闹起了瘟疫,使得他们本已损失惨重的队伍,又折去了大半,只剩下了几百人。他们不明白命运对他们为什么如此残酷,也不明白如此美丽的地方,为什么如此可怕,也许是他们当中有人冒犯了当地的神灵?于是,他们不敢在此继续逗留,心悸之余匆匆离去。

回望这片寄予了他们许多幻想的地方,于是惊呼“呼图壁”为有神的地方,至今,专家学者们似乎更倾向于这种说法,但有关“呼图壁”的语种和含义究竟是什么呢?这一问题在学界曾多次有过争议,相对而言,比较准确的说法是:在十三世纪早期,呼图壁地区就被并入了蒙古人的版图,当时属察合台兀鲁斯,后来瓦刺人进入了这一地区,直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准噶尔叛乱,大约五百多年的时间里,蒙古人一直是这里的统治民族(主体民族),因此蒙古人用自己的语言来命名是合乎情理的。而锡伯族人是于1764年由盛京(沈阳)迁徙而来,当时清政府从盛京抽调了1016名锡伯族官兵(含家眷共3164人)组成了锡伯营到新疆伊犁河南岸察布查尔山驻防,曾途经呼图壁。据《三州辑略》记载,在锡伯族人进入新疆的前一年(1763年)“办事大臣旌额札奏称,将宁边巡检移驻呼图壁”。《呼图壁乡土志》载“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移洛克伦巡检驻呼图壁”。《新疆图志》等资料也有相同的记载,由此可见“呼图壁”这个地名在锡伯族人到来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因此“呼图壁”是蒙古语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来源:新华网 编辑:孙迟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国务院近日对造成44人死亡的河南省伊川县国民煤业公司“3·31”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调查处理作出批复,认定这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并同意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对有关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详细
点击排行
  温家宝:我们要创造条件让人民讲真话
广东首批开发“无人岛”主打旅游娱乐牌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