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生活 健康成长 山南积极关爱留守儿童
快乐生活 健康成长 山南积极关爱留守儿童
近年来,为确保农牧区留守儿童学有所教、学有所靠、学有所成、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山南地区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进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山南地区妇联积极联合驻地部队,培育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项目实验学校,认真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专题研究。健全“控辍”制度、加强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确保留守儿童不辍学或身心受到影响。山南地区妇联权益部部长琼达告诉记者,地区妇联积极在农牧区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加快农村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引导激励农村留守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共青团山南地委积极将留守儿童纳入到“希望工程”、“明德奖学金”等奖助学活动中,为留守儿童减轻了思想包袱,坚定了他们振奋精神、发奋学习的信心。
地区各级教育机构也充分发挥农牧区家长学校的作用,组织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或托管亲属学习了解家教的科学知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切实担负起监护、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截至目前,全地区家长学校受教育人数已达3千多人次。
大力加强校园周边网吧、歌舞厅等场所的整治和监管,净化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文化环境。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积极利用“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对留守儿童进行慰问,让他们感受到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山南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的背后,也面临着缺乏统一的协调组织机构,难以整合全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等诸多困难。
山南地区民政局局长梁忠全表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时要加强对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
梁忠全同时告诉记者,在充分调研、全面摸底的基础上,山南将探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个人成长档案,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动态监测,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