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西藏大学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组建大团队 争取大项目 快出大成果 “十一五”期间西藏大学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十一五”期间,西藏大学以“建设成为特色突出、西部先进、国际知名的大学”为目标,以“组建大团队,争取大项目,快出大成果”为发展切入点,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推进学校科研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十一五”期间,该校重点建设了藏文信息处理技术、西藏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利用等8个具有区域特色的科研创新团队,在“211”三期建设经费中对校级科研创新团队给予了专项资助。其中,藏文信息处理技术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2009年度“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十一五”期间,西藏大学共获各类科研计划项目立项266项,争取科研项目经费6243.04万元,是“十五”期间的6倍多;完成并组织鉴定、验收的科技成果47项,是“十五”期间的2.4倍;获各类科技进步奖9项,获各级各类社科优秀成果奖19项;申请专利成果13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8项;藏语言文学与信息科学交叉融合产生的藏文信息化学科方向,已获得多项国内外领先成果;“藏族唐卡勉唐派”、“藏族唐卡钦泽派”、“藏族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分别列入第一批、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175篇,是“十五”期间的1.45倍;出版专著、译著45部。“十一五”期间,学校还有9项成果通过鉴定,13项成果通过验收,结项课题23项。
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治区“十一五”发展研究规划项目“藏文软件推广应用”初见成效,推广到全区74个县(区、市)和有关省区。学校有关专家研制的“藏汉英点读机”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该成果被自治区科技厅列入研发、生产和推广计划;“藏传矿植物颜料”制作工艺及产品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和好评;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认证管理的西藏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研究”获优秀成果奖,取得三项重要成果;“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中的产业结构问题研究”、“西藏藏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国家社科规划办列入“成果要报”摘编。充分发挥科研优势,积极参与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旅游局等部门政策咨询、规划制定等工作,与安徽科大讯飞公司、中国移动西藏公司、自治区藏药厂、拉萨市地毯厂等企业联合,加大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