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上的绿洲――隆子县实施生态战略纪实
深秋,当海拔5000米的俗坡达拉山已白雪皑皑,山下的隆子河谷却依然青翠。一片片沙棘林,一根根银白杨,正沐浴着高原的阳光,展示着生命的绿色。这是隆子县推进生态立县战略,建设绿色家园的有力见证。
资料图片:9月9日,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来西村的村民喜收土豆。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隆子县虽然是山南的林业大县,但是全县林地分布极不平衡,林区基本集中在5个边境乡。人口居住最密集的隆子河谷一带却是植被稀疏。“刮风尘沙蔽日,下雨黄水横流”是隆子河谷的真实写照。
为了改变这一面貌,1962年,时任隆子县新巴乡乡长的朗宗带领全乡几千名干部群众,从一株沙棘、一亩林地开始,用了10多年的时间,在隆子河谷一带造就了一条长20多公里的沙棘林带。朗宗的行动,为改善隆子河谷的生态环境发挥了较大影响,她的精神至今仍为隆子人所称道。
隆子县大规模造林始于2004年。这一年7月1日,隆子县迎来了以新任县委书记谭弘发为代表的湖南省常德市第四批援藏干部,没想到,当天为他们“接风”的是一场“沙尘暴”。第二天,又是一场大雨“洗尘”,短短的半个小时,整个县委大院被洪水“占领”,雨过之后,留下一层厚厚的黄泥……
眼前的情景让谭弘发陷入深思,改善隆子的生态环境成为他任职内的一件大事。经过与县里班子成员的沟通,生态立县作为一项战略立即被写入隆子县今后的发展规划。县委提出,3年内造林必须达到3万亩,其中,隆子河谷1.2万亩。
沉寂了40多年的“朗宗”精神再次被激发出来,隆子数千名干部、群众加入到义务造林的行列。
资料图片:隆子县玉麦乡全景(9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隆子河谷以沙地为主,不保水,有“漏斗”之称。规模造林,只能在荒坝、石窝子中进行。2004年秋末冬初,他们冒着严寒把大地凿出“火花”。4个月后,在县委书记、县长的带领下,100万个树坑已经挖成,很多人手上都磨出了血泡,脸上被风雪“刮”去一层皮。2005年开春,树坑里全部栽上了沙棘、银白杨、柳树……其它乡镇承担的1.8万亩造林任务也如期完成。
隆子河谷还是出了名的盐碱地。树木要成活,极为不易。当地群众有一句顺口溜“春天栽,秋天亡,冬天下火塘”。为了确保树木成活,他们在林业技术员的指导下,每个树坑都先运来肥土垫上后才栽苗。在解决“漏斗”难题上,县里从援藏经费里拿出50万元,修建了5个水池,总蓄水量达4000多立方米,甚至连公路养护段的洒水车都帮着拉水浇苗。据统计,从2004年至今,隆子县每年投入到义务造林的军警民达到8000人以上,造林成活率达到85%左右。县里还聘请专人对林地进行管护,防止牛羊吃、老鼠啃。
虽然三年的造林目标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全部实现,但隆子人并没有停止造林的步伐,从2004年至今,县里先后争取到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专项扶持资金900多万元,已累计实现人工造林13.6万亩,使全县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6.7%。与此同时,隆子县通过自治区“薪柴替代”工程的扶持,在广大农村大力实施沼气建设,有效地减少了人为砍伐,保护了林地,巩固了造林成果。
县里号召大家,绿化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群众家家在庭院里栽花种草,居民户户门前有绿荫、院落有草坪,“大造林”与“小绿化”相结合,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小气候”逐渐形成。今年春天,居民们欣喜地看到,隆子河谷湿地黑颈鹤、斑头雁、黄鸭等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加。以前,隆子河谷是泥石流、山洪、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冲毁公路、农田是常有的事。但近年来,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已明显减少,破坏程度也在减轻。一个山绿水清的新隆子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隆子县的造林成果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一位主管林业的负责同志在隆子检查工作时,看着眼前的层层绿色,深有感触地说:“不用听汇报了,你们的成绩有目共睹!”2006年3月,隆子县被国家林业局、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人事部联合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记者 周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