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首批国家重点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申报工作启动

2011-04-14 13:21:10 来源:新华网综合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提要]  据《西藏商报》报道,为保护好城镇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资源,改善市容镇貌,营造高品质的宜居游憩环境,充分发挥城市公园在城镇环境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日前,西藏首批国家重点公园申报工作启动。

  据《西藏商报》报道,为保护好城镇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资源,改善市容镇貌,营造高品质的宜居游憩环境,充分发挥城市公园在城镇环境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日前,西藏首批国家重点公园申报工作启动。同时,为维护好全区城镇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城市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西藏首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申报工作也已启动。

  1月21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根据《国家重点公园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经研究决定,全区首批国家重点公园申报工作启动,同时启动全区首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申报工作。

  国家重点公园

  要在全国有代表性

  资料图片:1月4日,记者在拉萨市宗角禄康公园里看到,不少游人就被冬季里公园的湖面上少有的景观吸引了。成群的鸟类从四面八方集中在这里戏耍觅食,尽管有不少人在围观,可这些生灵却一点也不害怕,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一斑。 记者 赵关深 摄影报道(图片来源:拉萨晚报)

  国家重点公园,是指具有重要影响和较高价值,且在全国有典型性、示范性或代表性的公园。申报国家重点公园必须符合城市公园建设与发展规划;权属清楚,无权属争议;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良好,而且还必须符合下列标准之一:园林历史悠久,代表一定时代的优秀园林作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利用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公园,展现中国风景园林的设计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公园的人文景观与中国的历史文化、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相联系,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在濒危动植物研究和保护、科普教育、生物多样性宣传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公园内历史遗存、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地质独特,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说,国家重点公园申报工作开展,将会加大全区城镇公园建设工作力度,保护好珍贵的城镇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资源,改善市容镇貌,营造高品质的宜居游憩环境,充分发挥城市公园在城镇环境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具有科普休闲功能

  为维护全区城镇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城市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启动全区首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申报工作。

  城市湿地公园,是指利用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适宜作为公园的天然湿地类型,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

  据了解,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申报主体由各城市人民政府、地区行署提出,申报条件为能供人们观赏、游览,开展科普教育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并具有较高保护、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范围的;占地500亩以上能够作为公园的;具有天然湿地类型的,或具有一定的影响及代表性的。(记者 董昌俊)

  相关新闻:

  西藏自治区园林城市申报工作开始

  1月21日,记者了解到,自治区园林城市申报工作已经在全区展开。

  根据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要求,各地市要认真组织申报自治区园林城市(县城),并将申报材料于2010年3月1日前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乡建设管理处。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受理申请后,组织专家进行考察评估;对符合标准的,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审查同意后,统一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据了解,《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县城)的实施意见(试行)》(藏政发〔2008〕73号)下发以来,各地(市)积极贯彻执行,在城镇园林绿化工作中取得较大成绩,改善了城镇生态功能,优化了城镇人居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2008年,拉萨市被评为全区首个自治区园林城市。(记者 董昌俊)

新闻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