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西藏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率将达60%

2011-04-14 13:18:32 来源:拉萨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提要]  资料图片:2007年8月12日,西藏那曲县古露镇牧民正在维护太阳能光伏电站。据介绍,西藏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小水电代燃料、农村沼气建设和太阳能应用工程三部分。目前,西藏大部分地区农村能源主要依靠畜粪、薪柴等生物质能,辅以电能、太阳能等。

  资料图片:2007年8月12日,西藏那曲县古露镇牧民正在维护太阳能光伏电站。新华社记者 索朗罗布 摄

  “农村传统能源替代已经成为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6月1日,西藏自治区环保局局长张永泽接受采访时说。根据《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下称《生态安全屏障规划》),2008―2015年,西藏将通过实施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工程,基本解决无电人口的生活用电问题,重点解决区域农牧民采暖、煮饭等生活用能问题,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率达到60%。

  张永泽称,《生态安全屏障规划》确定的155亿元投资中,用于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工程总投资为24.59亿元,其中小水电代燃料工程13.11亿元、农村沼气建设工程10.58亿元、太阳能应用工程0.9亿元,这些投资将全部在2008―2015年完成。据介绍,西藏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小水电代燃料、农村沼气建设和太阳能应用工程三部分。

  目前,西藏大部分地区农村能源主要依靠畜粪、薪柴等生物质能,辅以电能、太阳能等。据调查,农村能源消费中薪柴占30.7%,畜粪约占31.4%,草皮约占12.6%,生物质能占生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达74.7%,水电和太阳能仅占7.5%。西藏年人均生活耗能折合标准煤为700公斤,高于全国人均年消耗量的70%。

  按四口之家计算,一年煮饭、取暖等烧柴约5-6吨,折合木材6-7立方米,相当于破坏森林植被4-5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消费量仍会提高。大量的农村生活用能,尤其是传统能源的消耗造成区域植被严重退化,导致草地肥力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西藏几十年的薪柴消耗量高达3000多万立方米。由于长期以来林区烧柴缺乏系统管理,各地城乡居民、机关随意乱采滥伐,形成许多片状采伐区。在非林区,农牧民薪柴消耗除少部分来自天然林区外,93.7 来自对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天然灌木林的樵采,如爬地柏、沙生槐、沙棘等,使得每年有0.40―0.67万公顷的灌木林遭到樵采和刨根等毁灭性破坏。(章轲)

新闻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