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一颗纽扣的故事

2012-09-03 16:49:22 来源:浙江在线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一颗纽扣的故事

【导语】地处浙江嘉善县的西塘很小,方圆才两平方公里。相传春秋时伍子胥为修筑水利所凿伍子塘之水直抵境内市河,故也有“胥塘”之称。唐宋时这里就有大姓人家建宅居住,聚成村庄,至元明已是颇具规模的市镇。虽建镇至今仅600年,却完整的保留下明清古建筑,被称为“活着的千年古镇”。

从明清开始,西塘的街渠就依河而建,民居也临水而筑,到如今便也自成特色:“桥多弄多廊棚多”。在西塘,104座桥,古厚淳朴,倾听着千年流水低吟、浆橹浅唱;122条弄,深幽奇妙,记载了两边屋舍变迁、旧事新人;而那千百年静静矗立的廊棚,也不知为多少个朝代的人遮挡过烈日与风雨;还有西塘的河埠、梁柱、门窗、脊饰以及瓦当都在诉说着它千年故事。

浙江在线杭州8月29日讯(见习记者 葛昕 记者竺佳丽)同样为江南古镇,似乎南浔的深宅大院里有一股官宦气;乌镇的古朴街巷里有一股书卷味;而西塘连片随意的格局中悠悠地飘荡着一股世俗平民的淡泊闲适之风。也许这是南浔出张静江,乌镇出茅盾,而西塘出越剧大师顾锡东的因缘。所谓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平平淡淡才是真。

“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一颗纽扣的故事

  每一粒纽扣都有一个故事

捡起西塘的任意一处都镶进了平淡的气质,繁华的西街上有个纽扣博物馆,乍看门面并不起眼,但这个占地不足三百五十平方米的地方却给大家拉出一场有关纽扣的精彩大戏。

现在的西塘中国纽扣博物馆位于1927年西塘商人薛幼民的旧宅。分上下两层,共有上万粒纽扣展品。从原始社会的“带”到现代社会的“塑料扣”、“有机扣”、“树脂扣”——走进纽扣博物馆就像踏入纽扣的海洋。

“古代纽扣展区中展示的是中国纽扣从原始社会到唐代的过程。”导游告诉记者这个阶段都以带代扣:“衣带渐宽终不悔”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从这个展区可以看到纽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繁到简,从粗到精的发展过程。以各种材料为带子束缚到金属纽扣的制作过程,“无不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一颗纽扣的故事

手工业发展后,布纽扣和圆形纽扣慢慢代替了带扣,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当时纽扣不仅实用,将衣裳组合在一起,使其严紧、保温、仪表整齐,而且还添加了点缀的功能。”点缀功能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盘花扣,《花样年华》中张曼玉一件件精美的旗袍,形式各异的盘花扣更平添了身姿的曼妙。

博物馆二楼中厅, “纽扣王”身边围满了游客。这颗纽扣总重420公斤,直径1.8米,厚度18厘米,比平常见到的28型纽扣大一百倍,是吉尼斯纪录的创造者。纽扣两边还有对联,上联“日财万萝”寓意着这个纽扣的厂家每天可生产一万萝的纽扣;下联“风采凌罗”说明西塘生产的纽扣最漂亮、最精致。这颗纽扣的周边还雕刻有九条龙和古钱币,象征着西塘的纽扣远销国外誉满全球,西塘的百姓是靠着它发家致富的。一颗小小的纽扣,不仅诉说着一段和衣服相关的历史,更是西塘人勤劳发家的一个印证。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纽扣 顾锡东 1927年 千年古镇 脊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揭秘美绝密军事基地51区!

揭秘林青霞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