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葆:炼尽黄沙自是金 ——“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记
三年寒暑更替,三年秋去春来,我们走进了震后第三个“5·12”。
三年来,从海地、智利到日本,大地震不断突袭世界,看着那些残垣断壁、骨肉分离的惨景,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的一幕幕不禁浮现在眼前。回首四川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苦难与坚韧,悲壮与豪迈,感慨之情油然而生。
崛起危难的三年之约
三年前,特大地震撕裂巴蜀大地。在山河破碎的1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痛失家园的上千万群众何以为家,何以为业?“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沧海桑田,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这是我们对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一诺千金,决战决胜的一场场硬仗在灾区打响。安置群众百日攻坚,仅3个多月就解决了530万户、1200万人的过渡住所问题,以最快的速度让受灾群众恢复了家庭生活;灾后重建千日奋战,克服重重困难,“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如期实现;发展振兴万米长跑,统筹推进发展产业、扩大就业、扶贫帮困和地质灾害防治,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因为有约,坚定坚强的力量在灾区汇集。灾区群众从废墟上站立起来,一砖一瓦建设家园。党员干部奋战在困难最多、危险最大的地方,用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的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艰苦异常的极重灾区,18个省市的援建工作者不分昼夜、不知疲倦地奋战在一线,有的战友甚至永远长眠在这里。多少鞠躬尽瘁的情怀,多少夙兴夜寐的艰辛,多少披荆斩棘的坚毅,就这样创造了人间奇迹!
三年之约,既是一份承诺,更是一份责任。今天,我们可以欣慰地向祖国和人民报告: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完成,灾区经济社会迅速恢复,正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阔步向前。
脱胎换骨的涅槃重生
重建的确创造了奇迹,在昔日山河破碎的地震灾区,现在已难以看到灾害的痕迹,处处是新面貌、新景象。这个“新”,不是原样复制的“新”,而是脱胎换骨的变化,是浴火之后的涅槃重生。
曾经遭受重创的38个城镇,变成了魅力各具的风情城镇。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在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命名的永昌镇拔地而起,文化广场上的《新生》雕塑传递着坚韧和希望。震中映秀镇已建成抗震减灾建筑博物馆,安德鲁、贝聿铭、周福元、何镜堂、吴良镛等国内外建筑大师在这里留下了精彩之作。茶马古道上的汶川水磨镇如诗似梦,被誉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成为今年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地,中外嘉宾无不为之赞叹,为之震撼。
灾后新建的川西林盘、川北民居,与青山绿水和谐共邻。北川吉娜羌寨、茂县牟托村、绵竹年画村,凸显浓郁的地域风貌和民族特色。村庄新布局,村落新规划,民居新设计,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风貌与功能的完美统一,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景象,走出了一条现代化的乡村发展之路。
科学重建,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了跨越发展。各类建筑不仅更加精彩,功能也更加完善。震后新建的3000多所学校、1300多座医院,设计科学、设施完善、设备现代,抗震标准一般都在8级以上。都江堰到映秀的高速公路震后一年建成通车,震后开工建设的成灌高铁已投入运营,成都到兰州、成都到贵阳、成都到昆明、成都到西安铁路和川藏铁路加快建设,“蜀道难”的历史正在改变。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油气化工等产业在震后迅速崛起,搬迁重建的新东汽蓬勃发展,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灾区重建不仅实现了“原地起立”,而且实现了“发展起跳”。一位台湾同胞说,四川救灾和重建,是“打断胳膊颠倒勇”。当地的群众讲,如今的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
凤凰涅槃,是更高质量的重生,是壮美生命的新旅。矗立在灾区的不仅是有形的建筑,更有无比的信心和力量。重生的天府依然美丽,震后的四川更加安全,正迎来更新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