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业篇】
群众有产业
生活才有希望
“这里适合大规模种植核桃,这是老百姓的存折!”奉先玉想得很长远。
灾后重建不光是住房重建,更重要的是产业重建。
地震后,杜品乔见到奉先玉就要“找茬”,而现在,她见到奉先玉,会热情地叫一声“奉二哥”。为了这句“奉二哥”,奉先玉来回奔波了两年多。
地震前,杜品乔家在建全村是小康之家。然而,地震中她丈夫遇难,房屋成了危房,最小的小孩仅两岁多,大的12岁。杜品乔灰心了,什么都不做,靠政府补助过日子,还经常给奉先玉找麻烦。
一有空,奉先玉就找杜品乔拉家常。慢慢地,杜品乔站了起来,她和同村村民王正堂组合起了新家庭,生活开始出现转机。
2009年,杜品乔喂了两头猪,她杀了一头过年,一头拿去卖。结果,一头肥猪就卖了2800元。数着到手的一沓百元大钞,杜品乔信心涌了上来:一头猪可以净赚四五百块,要是喂个几十头,这往后的日子还有奔头!
在奉先玉的鼓励下,杜品乔将这2800元全部拿去买了猪种。如今,走进杜品乔的简易养猪场,圈舍里30多头猪嗷嗷直叫。
平武有悠久的核桃种植历史,这里的核桃壳薄肉香。建全村人均耕地面积少,但林地多。“我们这里适合大规模种植核桃,虽然三五年后才是丰产期,但这是老百姓的存折呀!”奉先玉想得很长远。
去年10月,村里引进了优质核桃苗,全村种了300多亩,村民奉先国一口气种了3亩。农业专家跟他讲:他家60株核桃,只要勤于管理,几年后,总收入将达5万元。
【扶贫篇】
领导记者来了
领到最困难的家庭去
最困难的群众生活都解决不了,这才是丢村干部的脸。
“没有奉书记的帮助,我们这个家不知道怎么过下去。”一说起奉先玉,建全村村民刘荣福和妻子袁昭英这对年近花甲的老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在建全村,刘荣福家的困难是出了名的。
1984年,刘荣福卫校毕业分配到乡卫生院工作。在奉先玉的印象中,刘荣福是村里最早盖楼房的人。
后来,不幸降临到这个家庭,袁昭英精神病发作,治病让这个家从此一贫如洗,刘荣福因长期生活在巨大压力下,患上了严重脑萎缩,丧失了劳动能力。
地震中,住房化为废墟。大儿子上大学,二儿子上高中,而袁昭英必须靠药物控制病情,高昂的学费和每月六七百元的药费压得刘家喘不过气。
奉先玉很心疼,他为刘家四口争取了低保。
刘荣福家没法建房,奉先玉又跑到慈善会“要”钱,最终为刘荣福争取到了1万元。但这笔钱对于建房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奉先玉又去申请特别困难补助,最终争取到4万元,一栋60多平方米的简陋住房建了起来。
后来,刘荣福在家里开起了村卫生站,勉强维持生计。奉先玉又跑腿,帮刘荣福解决了免税。“奉书记想得总是这么周全!”刘荣福说。
上级领导或记者来建全村,奉先玉总是先把他们领到最困难的群众家里。有人劝奉先玉,这会丢了建全村的脸,但奉先玉说:“最困难的群众生活都解决不了,这才是丢村干部的脸,他们最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