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生活没有倒下”
地点:汶川
人物:梁涛,29岁的水磨镇创业者
简介:梁涛的母亲在地震中不幸遇难,从事旅游业的他在事业上连遭重创。他和爱人携手坚强挺过难关,如今,在水磨镇开起了最大的超市和装修最好的茶楼
震后三年,一座水墨画般的水磨新城出现在世人面前。梁涛的超市就在这座新城中心的和谐广场旁边,占地200多平方米,是当地规模最大的超市,超市二楼开起了茶楼,也是当地装修最好的茶楼。
记者赴水磨镇采访前,被告知梁涛刚去了成都。“清明小长假旅游业务忙,3月底就回老家祭奠母亲。”记者在成都见到梁涛夫妇俩时,梁涛如是说。
10多年前,梁涛走出大山来到成都从事旅游业。后来成了一家旅行社专线经理,主要经营阿坝州内线路,他和爱人把生意打理得红红火火。然而,地震让他失去了母亲。“亲人走了,生意也不好,梁涛心情跌落到最低点,整整3个月没出家门。”妻子李文星回忆道。正当夫妻俩万念俱灰时,一家公司主动借出2万元给梁涛,希望他在事业上振作起来。依靠这2万元流动资金,2008年秋,夫妻俩瞄准新开发的东拉山景区线路,很快,小两口的生意出现了转机。2009年,梁涛把战场转移到了甘孜,生意依然不错。
2010年春节,回老家过年,看见广东援建的水磨新城初具规模,夫妻俩很兴奋。梁涛看准商机,和朋友商量回乡创业。2010年夏天,投资30多万元的超市和茶楼相继开张,生意越来越好。“地震后我们的生活没有倒下,还充满希望。”梁涛夫妇说。
“生活会越来越好”
地点:北川
人物:王华,39岁的羌族汉子
简介:原本是矿业小老板的他,地震时失去了爱人和10岁的女儿。新家庭组成后,小宝宝顺利降生。搞营销、跑运输、带孩子……生活忙碌而充实。
“姐姐要是晓得有了个弟弟、爸爸也生活得幸福,她一定很开心。”4月2日,居住在罗江县的王华,打算3日去北川老县城看望三年前逝去的前妻和女儿。
三年来,每年清明祭奠,王华十分重视,在他眼里,回到老县城,回到废墟,和天堂里的妻女距离会更近一些,心里想说的话她们会听得更清楚一些。
籍贯北川小坝乡的王华,以前是小坝的一个矿业老板。地震时,在县城的爱人和孩子,被垮塌的山体掩埋,永远离开了他。中年丧妻丧女,矿山被毁,王华的心碎了。“那半年,天天蜗居在板房里,以酒为伴度日。”王华回忆道。
看着王华的境况,亲朋痛在心里。为了让王华早日走出阴霾,在大家撮合下,罗江县的向女士走进了王华的生活。2009年,他俩成为震区重组家庭15对代表之一,赴北京参加集体婚礼。不久之后,爱情的结晶诞生了。中年再得子,王华喜出望外。
在政府、友人和爱人帮助下,王华走出阴影,谋划新生活。刚开始时,他帮着亲戚跑石材运输,随后买了一辆轿车,长期租借给友好单位。有了这样的固定收入后,王华腾出时间照看心爱的小儿子。
“这次清明回北川祭奠亲人,我正好考察下土特产供应。”王华说,他打算在罗江县城开一家商店,专门经销北川土特产。“只要努力,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清明·现场]
绵阳:公祭地震遇难同胞
白花映翠柏,香烛缭余思。4月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公祭仪式在北川老县城举行,绵阳市各界群众200余人共同缅怀了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亲友。
残破的房屋依然矗立,抽青的小树上缠着白花。来自绵阳社会各界的祭奠者在遗迹前默立、流泪,哀伤的音符把人们拉回到三年前那场深重的灾难。深深地鞠上一躬,深情地献上一朵白菊,沉痛悼念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
在曾经灾难深重的北川,全县干部群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山东的倾力援建下,按照“一定要把北川建设好”的要求,夜以继日,只争朝夕,新县城形成基本框架,具备基本功能,羌乡旧貌换新颜。北川人民正按照“新房子、新产业、新家园、新生活、新希望”的要求,描绘更为美好的未来生活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