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南开学者考证“霾”字 甲骨文中被认为是不吉的征兆

2014-03-25 16:26:33 来源: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南开学者考证“霾”字 甲骨文中被认为是不吉的征兆

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让原本生机盎然的春天少了几分活力,也再次让人们感受到“霾”的“威力”。近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夏炎经研究发现,“霾”字在甲骨文卜辞中就有出现,指的是一种“昏暗的空气混浊状态”,这与学界普遍认同的“霾即沙尘”观点不同。当时殷人会对天气进行观测记录,并通过占卜预知下雨会否出现霾。殷人认为,“霾”不常出现,一旦出现便会有不吉的征兆。

夏炎曾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生态环境史、社会史研究。他指出,现在中国气象局出台的《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中提出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这与甲骨文中“霾”的古意大体相当。

夏炎说,古人的诗文中经常会出现“霾”这个字,如郦道元《水经注•溱水》:“交柯云蔚,霾天晦景。”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属早日初眩,晨霾未收。”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眊眊然骚扰内生,霾雾填拥惨沮。” 《太平广记》卷373《精坚六•杨祯》引《纂异记》:“自是晨去而暮还,唯霾晦则不复至。”

夏炎表示,古人在描述阴郁天气时也经常使用一些与“霾”联用的合成词,此外还有阴霾、霾曀、霾晦、霾暗、霾霃、幽霾、旱霾等词语。现代人最常用的“雾霾”一词,在古代也能找到踪迹,如《太平御览》卷645《刑法部十一》引崔鸿《前凉录》曰载:“是月沉阴昏,雾霾四塞。”

经研究,夏炎发现,在漫长的历史中,“霾”字含义发生过重大转变。由于古人对“霾”的认知体系建构不是基于甲骨文,而是来自传世文献的记载。在甲骨文之后,现存最早的记载“霾”的文本是《诗经•邶风•终风》篇,其中说到“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大意是整天刮风又扬土,那个他是否肯再来。如果不去也不来问,总是让我心痛地思念。

夏炎说,“终风且霾”便是古人解读“霾”的唯一文本来源,后世学者对“霾”的理解也是源自这一孤立文本。《尔雅》最早对《终风》一诗中的“霾”字作出解释,意为“风而雨土。”此后,历代很多学者均将这一解读奉为颠之不破的“真理”,从而建构了古人对“霾”的主流认知体系。该体系约形成于秦汉之际,并经过后世学者的不断完善和维系,在古代天气认知发展史上占有坚不可摧的地位。直至今日,学界仍有“霾即沙尘”的观点。

夏炎认为,沙尘天气是一种因风而起的降尘现象,因此呈现出的是一种流动的特性,而“霾”在甲骨文中所指的“昏暗的空气混浊状态”应该是一种静止的状态,两种含义截然不同。

经研究夏炎还发现,古人在文本书写的过程中,虽然也注意到了“霾”与“沙尘”、“雨土”的区分,却很少有人敢于站出来对《尔雅》的结论发起公然的挑战。在“霾非沙尘”观点的传承过程中,都受到《尔雅》主流观点的强势影响,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天气现象认知体系建构中的矛盾与曲折。

夏炎表示,人类生存于自然界中,势必同各种自然物发生关联,产生互动。人类在与自然界长期交往的过程中,通过对自然的感知,形成了一定的自然认知。从历史学的视角来讲,研究“霾”的原始意义及其变化,不仅可以揭示人类如何结合自身文化对自然物进行认知的真相,同时对于当代人客观理解“霾”的实质、成因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讯员 陆阳 摄影 任永华)

编辑: 宁波 标签: 南开大学 甲骨文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3日—6月6日

上海虹桥火车站发生血腥斗殴

贵州仁怀茅台大桥及钟楼整体爆破成功

国内数位足球宝贝助威世界杯

精彩热图

雅安大妈高速路上的广场舞

北京颐和园迎来对公众开放100周年

世界麻将大师邀请赛 中国大妈PK洋妞

四川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宣传周在京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