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二届全国虚拟仪器大赛昨天(5.19)在天津大学新体育馆举行颁奖典礼,60支入围决赛的队伍分别进行了展板和实物展示。学生们的作品涉及范围广泛,新意十足,许多科幻片里才能见到的作品被大学生们“变”为了实物,如:可探测未知环境的机器人,凭个人意念进行隔空取物的游戏平台,可以识别公交路牌、红绿灯、盲道的助盲电子仗杆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作品“EBuilder结构化环境探测机器人”摘得大赛唯一的特等奖。石家庄铁道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获得软件组、PC组、嵌入式组、PXI组的一等奖。
特等奖作品的创意来自科幻片《异形前传—普罗米修斯》。电影中,科研小组发现外星人洞穴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抛出机器人对整个洞穴环境进行建模并将数据传回飞船,飞船的科研人员据此可以得知洞穴的具体结构并后续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哈工大学生们设计的这个机器人外形和小车类似,可进行手动控制或自由行动,也可在未知环境中自主探测地形导航,完成二维地图的实时创建,并绘制环境三维结构特征。
天津大学精仪学院大三学生设计的作品“纸上钢琴师”吸引了许多人的兴趣。参赛团队队长邢秀奎告诉记者,传统钢琴需要物理碰撞才能发声。但是他们在一层以白纸和布为材料的纸板上,画出键盘,在纸板上方设置摄像头,当手指按在键盘上时,相应区域的颜色会发生变化,电脑系统据此作出判断发出相应的音符,从而实现了纸上弹琴的神奇效果。
大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简单来说,传统硬件设备只是具备单一功能,而虚拟仪器,则可把硬件模块如堆积木般变换为各种不同功能的硬件。
此次大赛由主办方提供相关基础硬件设备,参赛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各种设计,比拼创新性及应用价值。学生们设计的作品目前更多是一种概念化的产物,但是如果经过不断改良并商业化,未来甚至有可能改变人们的生活。
据悉,大赛自2012年6月启动,近1年来,共有来自全国132所高校的1469支队伍报名参加,提交作品738份。大赛面向全国高校虚拟仪器研究及应用领域的相关理工科专业,吸引了各高校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计算机、电气工程、机械工程、通信工程、电子工程、动力工程、汽车工程、宇航科学等专业学生的广泛参与。
大赛参赛作品主要为面向应用的虚拟仪器设计项目,参赛项目为具有创新性和应用价值的解决方案,选手基于主流的虚拟仪器技术软、硬件平台,完成测试、控制、自动化或者其他创新性的应用开发。
实习编辑:段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