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南地区>深圳>深圳新闻
“非遗”走出深闺房 面向国际
2011-05-16 08:56:50      来源:中国日报深圳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闽南特色纸质画、青海唐卡、寿山石雕、苏州刺绣、深圳香云沙、平湖纸龙舞…… 当来自全国各地的传统技艺汇聚第七届文博会舞台时,4号“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成为本届文博会吸引游客眼球的一大法宝。

如果你逛过去年的第六届文博会,可能对“非遗展区”留下了印象。今年的文博会上,“非遗”升级到了7500平方米的专门展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局长副局长陈新亮介绍说,目前已经有来自17个省市自治区的20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定参加此次文博会。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4 项。深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平湖纸龙舞等也将在文博会上展示自己独特的魅力。据主办方不完全统计,来自深圳的非遗项目占据“非遗馆”10%的比重。

陈新亮说,非遗绝大多数是手口相传的民间艺术,希望文博会为它们提供一个平台,在非遗传承人与国内外买家之间牵线搭桥,让它们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承与推广。

“非遗”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古老以及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在非遗馆里,众多“非遗”传承人和保护者告诉记者,“非遗”大多数是手工艺术品,产品纯靠手工完成,产量有限,这是制约其产业化的一大瓶颈。但通过文博会这块市场化的“试金石”,许多“非遗”项目开始找到突破的路径。本届“非遗”馆在组展之初也明确了要选择产业化程度较高的“非遗”项目和产品参展。

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覃保来教授说邵阳有七八个家庭手工制作的蓝印花布受到了浙江一家机器生产蓝印花布厂商的青睐,“这家工厂生产的蓝印花布出口日本,他们承诺有多少要多少,这说明手工蓝印花布在国外有市场。”覃保来说,在政府的支持下,下一步准备投资建立手工生产厂房,并开始培训技师和传承人。

不只是湖南蓝印花布,青海堆绣、江西连四纸等“非遗”也都开始尝试“走出去”。“不过,能不能把这条路走好,能否把这个产业做大,我们还真没有底,” 覃保来教授说。

覃保来底气不足主要缘于“非遗”保护的不力和后继无人的现状。蓝印花布的处境极具代表性,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遭遇了同样的困境。

也有观点认为,“非遗”的市场化传承有必要进行区分。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山东省文联主席潘鲁生参观了“非遗馆”之后表示,“‘非遗’中除了手工艺术品可以市场化外,其他的是没有多大市场的,那就需要政府给予足够的扶持。”

另外,据文博会上传来的消息,今年深圳将建设非遗文化博物馆及展示交易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深圳逐步实现产业化。这个项目由深圳世纪华业非物质文化遗 产投资有限公司承担,计划投资3亿元人民币,主要目的是给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项目和传承人提供一个保护场所,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向市场推广。

来源:中国日报深圳记者站 编辑:孙迟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科学发展 转变方式
>> 详细

各地新闻
伟大历程>> 详细
点击排行
  国土部:坚决查处强征强拆行为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醉驾入刑”引发全国大讨论 解释权到底归谁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