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挺进,文化产业千帆竞渡、姹紫嫣红,日益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文化建设正阔步迈向大发展大繁荣。
截止到9月30日,今年国内电影市场总票房已经达到71.4亿。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表示,今年全国影片产量有望达到500部。
张宏森:从市场的情况来说,有希望在年底增加1000块以上的银幕,随着银幕的不断增加,电影院线的广泛延伸,争取能够实现中国电影在年终总票房上达到100亿这个我们期盼已久的目标。
呈现出繁荣景象的不止是电影市场。“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增长,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5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达22%,比同期GDP增速高3.6个百分点。2008年至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更值得一提的是,《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去年出台,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规划从体制层面描绘出产业提升和发展的结构。
陈少峰:一个方面是跟数字化有关的内容,把文化产业和科技结合起来;另一个方面,要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电影院线和出版物发行的跨地区整合,对做大文化产业的规模是非常必要的方法。
转企改制稳步推进,新闻出版业产值破万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覆盖率超过90%。免费开放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已达1450家。广播电视基本覆盖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天翻地覆。这些数字生动地证明了,我国文化建设正在阔步迈向大发展大繁荣。
来源:中广网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