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进入‘年度十大考古发现’的终评名单,但太原龙山童子寺佛寺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十分重要,的确有点遗憾。”昨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裕群博士对记者说。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3月10日揭晓,太原龙山童子寺佛寺遗址、绛州州署遗址未能进入25项终评名单,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入选终评。
本次评选活动,山西共有4个项目参加,分别是:太原龙山童子寺遗址佛寺遗址、绛州州署、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
太原龙山童子寺佛寺遗址位于太原市龙山北峰,遗址新发现了一处北齐佛阁,包括4座大型圆形柱础、门道、散水等遗迹。李裕群博士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评价:“这是目前我国最早的佛阁实物,是研究唐代寺院中佛阁建筑渊源的直接证据。”李裕群认为,童子寺北齐佛阁保存完整,可以整体复原,这在北朝隋唐考古中极为珍贵。此外,佛阁遗址中出土了一批精美的北齐佛教造像,造像面相为长圆型,这是典型的太原本地风格,为研究北齐太原佛教造像样式提供了新的资料。
李裕群分析,童子寺佛寺遗址落选本次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的主要原因在于:“本次进入十大考古发现终评的项目学术性强、意义重大、综合价值高,各考古项目竞争激烈。”李裕群举例道,进入终评的广东省郁南磨刀山遗址,出土石器数量多、种类丰富,展现了完整的石器生产链,是广东省确认年代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将广东地佛寺遗址、、绛州州署未能入选区人类活动历史由距今约13万年前大幅提前至数十万年前,为华南乃至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贵实物。
除了太原龙山童子寺佛寺遗址外,我省绛州州署遗址也未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绛州州署遗址出土的文物包括瓷器、陶器、金属货币等,其中北宋铁质钱币数量巨大,目前已发现一万余枚,充分展现了北宋时期高超的冶炼铸造技术和书法艺术水平,为研究铁质钱币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实物研究资料。
经过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全国73家考古发掘资质单位共同投票,从43个初选项目中选出25个项目进入终评,我省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入围。沁水下川遗址是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晚期遗址,出土了大量石磨盘,石磨盘属于细石器文物,是农业起源及史前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性物证,考古意义重大。沁水下川遗址为研究新旧石器时代过渡及古人类迁徙、生产生活方式等重大问题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
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位于忻州市忻府区兰村乡下社村,清理出墓葬狩猎图壁画200余平方米,这是中国目前现存面积最大墓葬壁画。墓道北壁壁画中绘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庑殿顶木结构建筑,房屋的一砖一瓦都描绘得非常形象逼真,双柱式斗拱结构房屋是首次出现。今年1月,该壁画墓获评2014年“中国考古六大重要发现”。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终评会将于4月7至9日在北京召开,25项入围项目将进行展示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