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一线老师声音:这山望着那山高乃职校生择业大忌

2012-04-16 16:59: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前天晚上,我在QQ群里和我所带的14位学生交流顶岗实习情况。东洁、超蓉两名同学突然告诉我,她们刚刚辞去了工作。我听了很不解,她俩是在去年12月就确定了潮基和灵晶两家公司的工作。我追问她们干得好好地为何要辞职?这两名同学理直气壮地认为,目前的这份工作还不够好,想通过跳槽看看能不能找个更好的。

这个解释可能是很多同学跳槽的主要动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同学刚从校门走进社会,几乎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加之平时在家娇生惯养,对于工作的辛劳、生活的压力都准备不足,遇到一点加班加点的工作,或者被主管领导批评,可能就会觉得困难重重、一筹莫展,从而灰心丧气;同时,对自身角色定位不准、认识不足和薪酬福利期望值太高,总认为自己已是个有学历的大学生,应该干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拿一份高收入的薪水。所以稍不如意,便认为单位不适合自己,立即辞职走人。于是,辞工成了一部分同学的家常便饭,甚至还听说有一个同学,居然在短短4个月内已经换了3份工作!

俗话说:“常挪的树长不大”。择业就好比一棵树栽到一个地方,需要对环境有一个适应期。适应期其实就是一个自我调整适应当地和企业环境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充满挑战甚至“痛苦”。刚刚熟悉适应,到了可以施展拳脚之时,“不安分者”,挪地方、换单位,前期积累就会前功尽弃。于是又要经历重新调整、重新适应的过程。

如此往复,别的树、别的同学已经“扎根生长”到枝繁叶茂,成为参天大树、成为企业骨干的时候,“不安分者”却还在那里不断地嚷嚷不适应、不习惯,不断地挪来换去。很显然,此时的“不安分者”已经输在了起跑线而被别人落下很远。

说到这里,突然想到一幅题为《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吧》的漫画,画中一位先生拿着铁锹挖井。第一口井挖到一半,他便判断 “这下面没有水”,于是换了个地方再挖。第二、第三口井依旧浅尝辄止,没挖到三分之一,再次判断“这下面没有水”,继续换地方。第四口井,如果再坚持多挖两锹,便会“锹”到“井”成!但非常可惜,他仍未耐住性子,又一次误判“这下面没有水”,继续换地方。按照这个趋势,可以断定,他永远挖不成一口井!因为他最缺乏的就是坚持到底的韧劲!

曾有一份来自权威部门的调查报告显示,一个职员在同一个行业、同一个单位、同一个岗位工作的时间与所获得的机遇和薪酬正相关。也就是说,工作时间越长,获得提升的机会越多,薪酬待遇也会越好。笔者也跟多家用人单位就此问题探讨,他们对同学频繁跳槽非常反感甚至痛恨。因为多数单位用人,招聘、培训培养等环节都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成本。

同学频繁跳槽,一方面对用人单位来说损失巨大;另一方面,一个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员工,会让用人单位认为缺乏吃苦耐劳和扎实敬业精神,必然为用人单位所不齿。更为重要的是,长久下去,还会殃及培养输送就业生源的学校,导致用人单位对学校和需要就业的学生产生反感和抵触,从而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所谓一只老鼠坏了一锅粥,对校企合作,解决就业都会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广西南宁考察时说:“从基层做起,从一线做起,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每个年轻人都得走这条路。”这句话也为职业院校学生择业指明了方向。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技能型人才。

因此,学生就业择业时,一定要谨记频繁跳槽乃就业和职场的大忌,择业就业贵在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扎实专注。唯有如此才可成功。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许银娟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择业 同学 顶岗实习 职校生 老师

精彩热图

最能吸引异性的20种招式

新娘幸福拥有520长婚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