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是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日。位于上海虹口区的鲁迅墓和鲁迅纪念馆当天陆续迎来自发前来的缅怀者。鲁迅墓前,一些民众自发献上朵朵小花,有铃兰、雏菊以及相思豆等。
来自湖北武昌的钟姓夫妇一早专门来到鲁迅墓前凭吊,并与鲁迅先生像合影留念。钟先生说:"我们原本是来上海探亲的,听说鲁迅先生的墓就在上海,又恰好是130周年,就一定要来看看。"
钟先生是一名退休中学语文教师。他说,过去几十年在课堂上教孩子们读鲁迅作品,最记忆犹新的就是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今天来凭吊,更加觉得肃然起敬。
在更新展品后正式对外开放的上海鲁迅纪念馆二楼陈列室内,参观者比平时增加了数倍。在纪念馆正厅,人们排队加盖中国邮政"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戳。
更新过的鲁迅生平展以"人之子"为主题,通过1152件珍贵文物和展品将鲁迅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学生、父亲、丈夫、友人的形象真实还原。现场可以看到首次公开展出的鲁迅、许广平定情信物--一对食指大小的银元宝,两人含情脉脉的两地书,以及许广平亲自记录的鲁迅家用菜谱等。
"鲁迅不仅是伟人,也有平常人生活的一面。"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王锡荣说,鲁迅生平陈列吸收了近十余年来鲁迅研究的最新成果。例如,过去总是侧重于从政治、历史角度解读鲁迅,现在则更多地聚焦鲁迅的文学价值。
在鲁迅的故乡绍兴,浙江省作协和绍兴市委宣传部25日举行鲁迅作品诵读会。绍兴文理学院的学生周瑛、韩毅上台朗诵了鲁迅与许广平恋爱期间写下的《两地书》。
"之前我都不知道鲁迅和许广平会以'小刺猬''小白象'互称,通过《两地书》我看到了一个温情的鲁迅。"周瑛说,她最喜欢的仍然是鲁迅的小说、散文和杂文。"鲁迅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活法,每个人都要有自己活着的尊严"。
在北京,众多文化机构举办纪念活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鲁迅研究专家孙郁在首都图书馆的纪念沙龙中表示,今天纪念鲁迅需要拒绝符号化,需要重新认识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多层次的、未完成的"鲁迅。"只有能独立思考、不受时代暗示、有个性的人才能走近鲁迅"。
今年不仅是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也是他逝世75周年。中国各地近日纷纷推出纪念活动,缅怀鲁迅精神,审视鲁迅遗产,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传递了同一个信息:"今天我们依然需要鲁迅。"
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纪念座谈会23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刘云山说,要深刻认识鲁迅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坚持正确文化追求,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新的文化创造凝聚起亿万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鲁迅诞辰130周年"也成为网络的热点。在新浪微博上,截至25日18时,相关发言已经超过120万条。
网友"瓦格蕾"在微博中说:"小时候最恨语文课上鲁迅,每篇都要背诵,有木有!长大了开始无限怀念鲁迅,真心希望多几个鲁迅,人就是那么现实,有木有!"网友"zhchen"则说:"越是在一个躁动不安的时代,越需要一个沉静倔强的灵魂。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鲁迅。"……
据上海鲁迅纪念馆等机构联合发布的《鲁迅社会影响调查报告》显示,在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和南京6城市的2832名受访市民中,只有0.32%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鲁迅,64.01%的受访者表示喜欢鲁迅作品。
对于鲁迅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有89.55%的受访者予以肯定,72.05%的受访者认为鲁迅的批判精神永不过时,77.18%的受访者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对今天仍有意义。
"鲁迅社会影响调查报告"是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鲁迅思想系统研究"的一个子课题。鲁迅长孙、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周令飞担任项目总负责人。他认为,鲁迅开创的精神价值可以总结为"立人为本、独立思考、拿来主义和韧性的坚守"。
"鲁迅希望中国人能够生存、温饱、发展,在各方面都能过上正常的'人'的生活,他也充满着对底层社会的关怀,而'拿来主义'则是一种自信的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周令飞说。
"人立而后凡事举"是鲁迅的名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张梦阳研究员分析指出,鲁迅的最大价值在于他对中国人思维的批判,扭转了数千年的传统思维定式,变奴性思维为独立思考,从而为中华民族的理性自觉做出了划时代的历史贡献,因为只有人的思维改变了,政治和思想才能变化。
香港《文学评论》总编辑林曼叔则认为,鲁迅提出"首在立人"思想理念,提出要用爱来建设我们的道德观,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社会物质富裕起来了,更需要有丰富的精神生活,科技技术发展了,更需要道德的提高。"
北京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著名鲁迅研究者陈漱渝向记者反复强调,纪念鲁迅的关键还是要学习鲁迅精神的非凡性和超越性。目前,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是与国民精神缺失密切相关的,而鲁迅就是致力于改造国民精神的革命家和思想家。(参与采写的记者:周劼人、孙丽萍)
来源:新华网山西频道 编辑:孙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