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朔州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打造新基地、新优势、新朔州"为发展方向,以工业新型化推动市域城镇化,促进城乡生态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建设"为发展战略,以"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的幸福新城"为发展目标,进一步凝聚共识,完善思路,创新举措,突出重点,积极发挥主导产业优势,不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全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前五个月全市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协调、全面、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1-5月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在多重有利因素的合力推动下,春播春种进展顺利,农业生产形势喜人。
面对入春以来降水充沛,土壤墒情较好,农产品价格一路看涨,农民生产热情普遍上升的有利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提高农资综合补贴标准(小麦补贴标准提高4元/亩,含直补达到65元/亩;玉米及杂粮补贴标准提高3元/亩,含直补达到43元/亩),及时把1.6亿元种粮补贴发放到户,及早调运贮备农膜、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积极支持春耕备耕,确保了春播工作的顺利进行。据农业部门农情调查显示,截止5月末,全市已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493万亩,完成计划的98.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91.2万亩,油料40万亩,蔬菜29万亩,甜菜15万亩,瓜类8万亩。在粮食作物中,玉米、谷子、高梁、小麦、莜麦等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别达到218万亩、10万亩、3万亩、0.2万亩、20万亩,播春工作已基本结束;油料、甜菜、瓜菜等经济作物播种也已接近尾声;全市仅剩5万亩荞麦、2万亩黍子未完成下种。初步预计,全市夏粮产量可达到0.33亿斤,同比增长11.78%。
(二)通过大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工业经济在连续几年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在"十一五"煤炭资源整合、煤矿机械化升级改造获得重大进展,煤矸石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陶瓷、乳制品、建材、医药、化工等非煤电产业得到快速成长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传统产业优化提升,全力推动立体能源和新能源建设,积极推进多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战略,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推动工业经济在基数连续扩大的基础上一路快步、持续增长。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4.21亿元,同比增长20.4%,比4月份提高1.5个百分点,绝对量居全省第六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完成7.22亿元,增长28.68%;重工业完成176.99亿元,增长19.75%。1-4月份,217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税80.88亿元,同比增长42.35%,其中利润43.41亿元,增长44.61%;税金37.47亿元,增长39.83%。
1、行业覆盖面拓宽,企业数量、规模进一步增加。国家新的统计制度从今年起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起报标准从500万元调整到2000万元,而我市纳入统计的工业企业数量不降反增,由去年的207家上升到217家,净增10家;其中减少规模较小的传统产业44家,新增近几年建成投产的新兴产业54家,全市工业行业大类由去年的17个扩展到23个,新增了皮革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纺织、橡胶制品、黑色金属采矿、木材加工等6个行业。
2、煤炭行业经过资源整合、改造提升后实力增强,在工业经济增长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前5个月,全市累计生产原煤7479.7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2.17%。其中地方煤矿完成2777.56万吨,增长24.22%,比重达到37.13%,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由于平朔煤炭工业公司产量受到年度计划和运力的限制,生产增速明显放缓,1-5月份共生产原煤4702.19万吨,增长6.08%,增速回落23个百分点,比重62.87%,下降了3.6百分点。1-5月份,全市煤炭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55.03亿元,同比增长19.39%,占到全市工业的84.2%,拉动工业经济增长16.56个百分点。
3、电力生产相对平稳,对工业经济起到稳定支撑作用。1-5月份,全市完成发电量97.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5%,其中火力发电完成76.67亿千瓦时,增长2.65%;矸石发电19亿千瓦时,增长2.03%,风力发电完成0.25亿千瓦时,下降19.52%。前5个月,全市电力生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9.06亿元,同比增长4.2%,虽然增幅不大,但仍然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0.24个百分点。
4、地方工业表现突出,生产增速大大高于中央企业。1-5月份全市地方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5.67亿元,同比增长26.02%,增速高出中央企业9.27个百分点,完成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57%,比重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5、产业多元化取得明显成效,非煤电行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分行业看,除煤炭和电力两大支柱行业保持增长外,其他20个非煤电行业呈现出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13倍,农副食品加工增长41.15%,食品制造增长27.02%,皮革制品增长83.61%,木材加工制品增长26.43%,造纸及纸制品增长20.4%,石油加工及炼焦增长26.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增长25.66%;医药制造增长1.98倍,橡胶制品增长4.43倍,非金属矿物制品增长60.02%,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增长50.32%,通用设备制造增长11.23%,专用设备制造增长18.4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增长8.75%,燃气生产和供应增长79.88%;此外纺织、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两个行业均添补了往年空白。前5个月,非煤电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8.52亿元,占全部工业的10.78%,比上年提高2.4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3.6个百分点。
(三)在重大项目引领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一步加快。
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开发并重、国有投资与民间投资并举的方针,进一步加大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全市共启动实施208项重点工程,总投资达到1934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450.5亿元。在重大工程项目引领带动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在基数逐年提高的基础上继续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良好态势。1-5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9.89亿元,同比增长26.45%,增速比前4个月提高3.0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3.37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65个百分点,绝对量仅次于太原,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56.27亿元,增长24.78%;房地产完成投资6.51亿元,增长26.96%;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3.62亿元,增长1.99倍。
1、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44亿元,同比增长19.25%;第二产业完成105.88亿元,增长28.32%;第三产业完成49.57亿元,增长22.5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00.6亿元,下降6.3%,民营企业投资59.3亿元,增长43.95%
2、重大项目建设力度空前。截止5月末,全市在建项目已达30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59个,其中亿元以上施工项目达到143个,同比增加29个,亿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5.89亿元,同比增长25.18%,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72.48%。山阴到平鲁高速公路、豪德贸易广场二期工程、中煤平朔煤业公司200KT/A粉煤灰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热电联产供热项目、平朔一级路改造工程等一批大项目已全面开工;中煤平朔东露天煤矿、山西昱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300MW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山西晶都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年产300MW太阳能用单晶硅项目等一批跨年度项目进展顺利。
3、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的工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投资行业结构趋于优化。1-5月份,全市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05.77亿元,同比增长28.3%,占到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66.15%。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投资60.87亿元,增长30.61%;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完成投资25.22亿元,增长11.31%;以加工制造为主的非煤电项目完成投资17.65亿元,增长45.22%。煤炭、电力行业投资分别占到整个工业投资的57.55%、23.84%,非煤电行业投资虽然比重相对较低,仅占18.61%,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2.9个百分点。
4、民生工程得到进一步加强,各项社会事业投资明显增加。今年以来,我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不断加快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力的促进了民生领域投资的快速发展。1-5月份,全市交通运输完成投资19.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7.29%;水利环境和公共管理业完成投资9.06亿元,增长14.59%;教育完成投资1.39亿元,增长22.11%;保障性住房累计完成投资5.35亿元,占总投资的17.15%。
(四)物价持续高位运行,消费市场继续呈现出"购销两旺"的繁荣景象。
进入5月份以来,在食品类价格持续上涨的推动下,全市物价水平继续维持高位运行。1-5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9%。八大类消费价格呈现"五升三降"格局:其中食品、居住、医疗保健、烟酒和娱乐教育类价格分别上涨12.7%、5.1%、3.5%、1.2%、1.2%;衣着、交通通迅、家庭设备类价格分别下降2.3%、0.6%、0.1%。虽然5月份价格整体高位运行,但从月度环比来看,消费价格水平出现小幅回落,5月份消费价格总水平较4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在食品类价格中,蔬菜、鲜果价格继续环比回落,鸡蛋、猪肉、鱼类价格存在不同程度上涨。
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持续带动下,消费市场继续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一季度全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完成30.9亿元,农村完成9.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7.9%和15.5%。分行业看,批零行业表现突出,住宿餐饮增速较快。一季度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2.3亿元,同比增长17.1%,比重占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9亿元,增长18.6%,高出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1-5月份,限额以上企业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亿元,增幅高达39.8%,从销售品种来看,汽车家电增势良好,前5个月全市限额以上批零企业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82%。
据海关统计,1-5月份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4699万美元,同比增长18.9%,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8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8位。其中进口完成4015万美元,增长8%;出口完成684万美元,增长1.92倍,增幅分别位居全省第8位和第2位。
(五)财政收入持续增长,金融形势基本稳定。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财税部门紧紧抓住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稳定向好的有利时机,不断强化税收征管工作,确保财政收入快速增长。1-5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7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5%,已完成年度预算的51.3%,提前一个月实现任务过半。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1亿元,增长27.4%,完成年度预算的48.8%,超时间进度7.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优化发展环境、改善民生、保障各项重点支出创造了有利条件。1-5月份,全市一般预算支出达到34.17亿元,同比增长36.7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9亿元,教育支出6.24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8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9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87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72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0.18%、50.31%、121.01%、73.83%、5.87%、67.97%。
据市人民银行统计,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34.3亿元,比年初增加62.3亿元,增长8.1%,其中储蓄存款480.9亿元,较年初增加36.2亿元,同样增长8.1%;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15.4亿元,比年初新增17.7亿元,增长8.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达到117.9亿元,比年初净增5.1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88.2亿元,净增10亿元。
(六)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加快。
1-5月份,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54.5元,同比增长13.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在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中,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增幅较大,分别增长了75.9%、153.9%、35.8%,分别拉动总收入增长4.1、1.3、4.2个百分点;工薪收入虽然只增长3.4%,但由于比重较大,仍然拉动总收入增长2.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随着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建筑市场快速成长壮大,为当地农民工外出就业提供了较多机会,再加上各项惠农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到位,使得农民收入出现大幅增长。一季度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229元,同比增长28.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4.3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达到370元,增长27.3%;家庭经营性收入666元,增长24.8%;转移性收入194元,增长48.7%。
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今年前五个月全市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积极的运行态势,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随着我市"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建设以及转型综改试验区各项改革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利好因素还将不断积累,尤其是在当前煤炭市场持续看好、全社会用电不断增长的有利形势下,我市支柱产业煤、电优势可以持续得到充分发挥,再加上今年工业净增的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以为全年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由此也可以初步断定:上半年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大势已基本确立。在下一步经济工作中,只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保持好经济运行的节奏,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的目标可望顺利实现。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宏观经济所面临的发展环境仍然非常复杂,诸多不确定因素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从朔州目前发展水平看,经过"十一五"时期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全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已经处在历史的最高位。一季度我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保持了12.6%的两位数增长,但这一速度仍然低于全省12.8%的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1-5月份,我市工业增加值增幅虽然达到了20.4%,但这一增速在全省只位居第7位。继续保持我市经济在全省的领先地位难度不断加大。
(一)农业快速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种植业生产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农民增收困难较多。2010年在政策、市场及气候等多重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市农业生产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主要依靠设施农业及养殖业支撑完成总产值6.9亿元,在去年同期较高基数的基础上仅仅保持了3.3%的小幅增长,同比增幅回落了5.4个百分点,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2011年我市农业增长、农民增收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尽管目前全市大面积春播已基本接近尾声,但后期气候状况及市场环境如何变化还难以预料,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还有许多不确定性。
(二)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整体较好,但持续快速发展仍有较大难度。一是煤炭行业通过近年来资源整合、机械化改造后全市煤矿生产能力明显扩大,但由于作为近几年拉动朔州经济快速增长引擎的平朔公司上年产能释放,今年产量、产值等计划与上年基本持平,再加上受运力的限制,1-5月份煤炭产量仅增长6.08%,拉动作用明显减弱。二是作为第二大支柱产业的电力行业,由于目前电煤执行市场价格,而电价却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由此导致发电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大大缩小,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今年将要投产的在建电厂大部分在年底并网发电,拉动今年工业增长有限;三是非煤、电行业诸如乳制品、陶瓷以及其他新兴行业,前5个月运行态势良好,但由于所占比重相对较低,个别行业还处于培育成长阶段,短期内还难以对整个工业经济形成大的拉动;四是由于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企业恢复生产,全市工业用电量大幅增加,1-5月份全市工业用电量达到24.3亿度,同比增长16%,比全市发电量高出14个百分点,节能降耗与加快工业发展的矛盾再次显现。
(三)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从1-5月投资结构看,第一、第三产业增速分别比第二产业低9.07和5.74个百分点,比上年分别回落61.5和4.63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中,煤电投资完成86.09亿元,占到工业项目投资的81.4%,而作为第三产业的住宿餐饮业、商务服务、卫生、传媒、娱乐业等行业投资分别下降48.6%,27.3%、17.8%、22.7%。作为投资主体的国有企业投资增速放缓,比上年同期下降6.3%,回落29.9个百分点。
(四)物价持续上升和央行接连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货币紧缩"政策,不仅对我市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新兴产业生产经营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也会不可避免的直接影响到全市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1-5月份全市新增贷款17.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只增加5.1亿元,只增长8.9%,而且大部分为支农贷款,存贷款比达到3.87:1,比年初有所增加,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94点。
三、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的对策建议
从前5个月全市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来看,当前我市经济运行整体良好,但站在全省审视目前我市的发展状况,各市竞相发展,我们的部分指标增幅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快发展的任务艰巨。对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更加扎实。
(一)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走向和市场需求变化,进一步强化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机制。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时刻考验着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如何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是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在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同时,必须对本地区经济运行指标的协调性进行特别关注,不断强化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观察和分析,密切跟踪国际国内经济走势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变化,及时作出分析判断和预测,做到未雨绸缪。另一方面,要重点跟踪和动态监测本区域内的经济运行情况,特别是对一些波动较大的关键性指标要重点关注,更加敏锐地从数据变化中发现苗头性、规律性和趋势性问题,有针对性制定政策,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二)进一步加快煤矿机械化改造和复工复产步伐,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煤炭是我市的第一大优势产业,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最大依托和重要保证。就目前来看,离开煤炭产业的强大支撑,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就无从谈起。在当前我市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更应该高度重视煤炭生产工作,一方面要认真解决煤矿复工、复产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快让具备生产条件和能力的煤炭企业开工生产,同时要千方百计抓好煤矿的安全工作,绝不能有丝毫马虎,出半点差错,把煤炭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进一步加大投资项目督查力度,确保各项重点工程按计划顺利推进。投资建设是提升地区经济总量、增强发展后劲、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无论是推进"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发展新战略,还是打造新基地新优势新朔州,实现"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的幸福新城"的新的发展目标,都离不开投资项目特别重大项目的强力支撑。朔州要想在转型跨越发展的伟大征程中走在全省前列,就必须在重大项目的建设上抓出成效。当前要对列入省、市重点的重大项目逐项落实,千方百计帮助项目责任单位或投资主体解决好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难题,尤其是要多管齐下,抓好项目融资,通过政策融资、招商引资、信贷融资、民间融资等多种途径,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要进一步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加强督查,严格考核,确保项目工作落到实处。力争通过项目建设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素质提高、发展方式转变。
(四)投入更大的精力,坚持不懈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朔州"煤电独大"的产业现状决定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紧紧围绕全市"十二五"发展目标,认真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力争使结构调整工作找到新的切入点、寻得新的突破口,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始终把发展多元支柱产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永久性战略,加快新型产业发展步伐;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主要途径和手段,加快对煤、电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改造,真正走出一条传统产业新型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化一体东部新区"战略部署,加快建设工业产业带、现代农业产业带、特色城镇带和生态绿化带四大特色带,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一体的先行示范区建设,以工兴农,以城带乡,城企共建,真正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五)下大力气深化各项改革,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转型跨越发展战略,不仅是我省经济发展领域内的一次大转型,同时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场深刻变革;不仅要求各生产领域在技术上有新的斩获,更需要我们在思想认识和制度创新上获得更大突破。作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主战场,朔州要想担当起全省"转型发展示范区"、"加快发展领先区"的重要角色,就必须在改革创新上先行一步,通过制度创新搏得发展先机,通过制度创新赢得主动。要紧紧抓住国家给予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有利时机,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不断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地区转型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真正走出一条独具朔州特色的长远发展之路。
来源:山西统计信息网 编辑:孙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