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多部委寻治雾霾政策储备 行政问责企业监管等在列

2013-04-15 08:50:55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在经济激励政策层面,建议则包括:适时出台“碳税”政策,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实行污染物排放补偿制度,达标区等量替代,非达标区倍量消减。制定和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制公开制度。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可以针对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率先推出环境税。

实际上,在国家相关文件出台之前,各地已在今年一季度陆续展开行动。3月底,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表示,大气污染治理明确了近三年的行动计划和目标要求;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立下“军令状”,倒排工期,限期完成。自4月起,新疆提出力争实现4至5年治理好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的目标,江苏下达了2013年“蓝天工程”任务书,上海发文规定大气重度污染时对石化、钢铁、化工、焦化、水泥等重点行业采取限产、限污等措施,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大气污染防治等事项,陕西决定在全省实施“治污降霾保卫蓝天”工程,河北在全省进行PM 2.5等污染源分析调查。

“这些做法可以理解,但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来治理PM 2.5和霾污染,并不科学。”对于近期多地频繁推出的大气治污“新政”,曾参与相关座谈会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北京想在3年内解决PM 2 .5污染问题是不大可能的;而对“蓝天数”这一人为指标的盲目推崇也可能催生数据造假等问题,最终导致当地“蓝天数”增加与民众切身感受不一致。

王跃思认为,只有踏踏实实地调整过于依赖重化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过于依赖煤炭消费的能源结构,把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做扎实了,把环境治理的价格分担机制理顺了,空气质量才能真正改善。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增长目标是7.5%,实际上超额完成了3.7%。我国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成了世界第一污染大国。”首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主任夏堃堡进一步呼吁,未来省、市、县各级指定的发展指标,应以“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指标为基准,那些发达地区,尤其是污染严重的地区,指标一定要定得低一些。在没有环境容量的区域,还要停止批准新建增加污染排放量的项目,包括能达标排放的污染项目,直到这一地区有了环境容量为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焦点图片

美宠物狗与男童做“双胞胎”

王诗龄“强吻”kimi林志颖显尴尬 曝俩萌娃有爱瞬间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精彩热图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