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计划出台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方案及配套措施,研究开展节能量交易试点,建设森林草原碳汇基地,培育碳汇交易市场,推动碳汇交易,把该区丰富的碳汇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西藏则试点开展矿产、水电等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福建提出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青山挂白”。推广长汀经验,利用工程措施治理崩岗,完成400万亩水土流失治理任务。
不少地方更加重视绿色出行、低碳出行。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浙江今年拟将主要城市公交分担率平均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新增公共自行车数量、新增专用停车位数量、新增地下空间停车位数量比上年增量翻一番。未来5年,上海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使中心城公交出行比重、轨道交通占公交客运量比重均超过50%。
为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湖南将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监管体系,建立两型社会建设统计制度,开展绿色GDP评价,推进两型标准建设,实施两型标识认证。江西、新疆等地提出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释放红利:改革成为时代强音
“改革是广东的根、广东的魂。”这句出现在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话,宣示了改革前哨深化改革的决心。广东提出,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各项改革。
广东还决定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行先试,市县行政审批事项压减40%左右。深化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加快实现县镇权责关系法定化。进一步探索省直管县(市)改革,扩大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建立“宽入严管”的企业登记管理体制。
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凝聚“改革共识”,是省级两会的强音,也是各地发展的动力所在。上海提出,改革开放是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按照浦东能突破、全市能推广、全国能借鉴的要求,加快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创新政府服务管理、扩大开放、吸引人才、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