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司长王威深入解读《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国网 杨丹摄)
公共服务标准和机制:
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市场参与 国家兜底
对于《规划》提出的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创新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王威解释说,这是因为基本公共服务如果由政府大包大揽,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就会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容易导致公共服务质量的下降或者供给效率低下,甚至造成服务供给成本上升,公共资源被浪费。因此,在某些领域将基本公共服务交给市场提供是有必要的。
他又说,也需要特别注意,并不是所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都要交给市场供给,比如义务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卫生以及基层的医疗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是公益性服务,仍要加强公益属性,即便在实践中证明市场提供有效的领域,也要加强政府的监管,机构的自律以及社会的监督,确保效率提高的基础上不失公平。
王威进一步指出,增强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公共服务财政保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方面,《规划》要通过“明确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健全财政保障机制”等方式来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同时,也会通过供给模式的创新来拓宽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运营管理,公平公开公共服务的准入条件,在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有效的领域,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委托服务外包,土地出让协议配套,通过这些渠道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
是否所有居民都能得到实惠?针对这个众多网友关心的问题,王威说,《规划》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国家标准是通过服务的项目,服务对象、保障标准、支出责任和覆盖水平四个方面给出的,老百姓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看看自己是否符合每个具体服务项目对应的服务对象的标准,按照《规划》的定位,应该是每一位符合服务对象标准的老百姓都有权利、并且都应该享受到不低于国家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但是我们也承认,受到我们国家发展阶段、综合财力等各方面的限制,可能还没有办法在“十二五”期间百分之百覆盖到所有人群,但我们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同时,《规划》也明确了在“十二五”时期要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力度。
王威解释说,基本公共均等化是指“底线均等”和“机会均等”,即公民都有权享受到基本的国家一些服务或服务标准,各地因为发展不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拓宽范围或提高标准,但是并不是说绝对的,或者无条件地统一这种标准。一方面不能够打击发达地区提供公务服务的积极性,剥夺发达地区公民享受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另一方面,设定的基本公共服务国家基本标准应该起到兜底的作用,欠发达地区的公民也能享受到不影响其生存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
他说,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就好比政府明确群众坐在饭桌前吃饭,这个“饭”有不同的标准,有10元/顿,15元/顿,20元/顿,国家能保证你吃饱,但不一定能吃好。发达一点的地方可能饭更好一点,但差别不能太大。所谓“基本”应该是不管你出生在城市还是农村,出生在东部还是西部,但是基本的生活保障应该是国家负责,要有保障的。
实施作用和意义:
重在顶层设计 对改善民生保障人民利益意义深远
在谈到《规划》与其他行业发展规划的关系时,王威指出,“十二五”期间做了很多规划,以此来确定今后我们国家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工作重点,共同任务,工作目标。这个《规划》与教育、卫生等相关的行业发展规划密切相关,但同时又有不同,主要是有不同的功能定位,《规划》突出体现的是综合性、基础性和指导性。《规划》重在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它是一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包括基本公共服务范围、标准、资源配置、运行管理,供给方式以及绩效评价等内容,这个规划有利于促进公共资源统筹配置和整合优化,有利于增强政策之间的衔接、协调,改善政策的碎片化问题。同时《规划》紧紧围绕着保基本,旨在优先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发展需求。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构成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最为核心和基础的内容,并且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有利于衡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程度,也便于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和社会监督。这个《规划》对其它行业发展规划起到了规范引导作用,同时对地方制定基本公共服务的专项规划或行动计划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对于《规划》实施的深远意义,王威表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规划》重在顶层设计,系统谋划,这有利于促进公共资源统筹配置和整体优化,有利于增强政策之间的衔接协调,改善社会发展领域的碎片化问题。
第二,《规划》紧紧围绕保基本,旨在优化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构成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最为核心和基础的内容,并且都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和百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这个《规划》有利于衡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的程度,也便于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和社会的监督。
他指出,总体看,《规划》的出台实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在进入经济社会加快转型的关键阶段,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理论的理念上升为可操作的国家实践,这对于国家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对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