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瞻:中国军费规模大提速极不现实

2012-02-21 08:52: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中国“两会”前夕,英国《简氏防务周刊》预测未来3年中国军费开支将大提速,并超过亚洲其他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开支总和。对于该言论,北京专家迅速予以了驳斥。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预测并不符合中国军费发展态势,按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该报告预测的年均增速几乎为GDP增速的两倍,并不现实。此外,西方某些军火商需要塑造一个潜在威胁,以谋求本国加大军费开支并赚取利益,从而每年为相关机构出资完成此类报告。

近些年来,类似“中国军费问题”、“军事不透明”等已经成为导出“中国威胁论”的依据,某些西方舆论始终把中国融入国际的努力,看成是危害西方主要国家既得利益和打破现有国际秩序的不确定因素。同时,全球化带来的双边或多边摩擦增多等情况,也使一些人担忧中国会以军事手段解决纷争。

实际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多次向世界表明主张和平的态度和决心。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12年新春致辞中说,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建设和谐亚洲、和谐世界。

2011年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亦明确表示,中国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中国选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作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参与国际事务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途径。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对了,没有任何理由加以改变。

除政策宣示外,就国家内部而言,中央决策层贯彻“执政为民”理念,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有统计称,中国财政支出三分之二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而2011年国防预算为6011亿元人民币,占财政支出6%,处于近几年较低水平。事实上,中国军费开支处于低水平,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

军事专家指出,中国军费目前仍处于弥补国防基础薄弱的“补偿性”增长。如2011年,相对于公众对一些新装备亮相表现出的兴奋,军方高层秉持冷静谨慎的态度多次表示,中国军队整体武器装备,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二三十年的差距。

同时,中国军队承担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日益繁重,近年来,抗震救灾、护航以及撤侨等行动都给军费开支增长带来压力。此外,值得关注的还有军队待遇提升问题。

毋庸讳言,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建设形势,中国需要增加军费开支。而鉴于中国经济发展任务还很艰巨,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的优先考虑,中国仍将控制军费规模,保持军费理性适度增长。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于姝楠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两会 军费开支 军费规模 大提速 非战争军事行动  

精彩热图

UFO再度降临

走进神秘的尼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