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酒文化"酿出了什么? "拒酒宝典"你可用过?

2012-01-10 10:25:56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不良酒风败坏党风

当前,某些党员干部,不是深入田间地头和企业车间,而是游走饭店宾馆和大小酒场,“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势必会影响党风廉政建设。

某些党员干部是端起酒杯,忘记口碑。基层干部的一言一行,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的党员干部对喝酒吃饭的事劲头十足,可是对百姓期盼的事不闻不问,长此以往,肯定会抹黑形象,失去口碑,最终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某些党员干部是满嘴酒话,没有实话。酒过三巡之后,就满嘴跑火车,借着酒兴,净说些套话假话大话空话胡话,说来说去最后还是那些废话不算话,殊不知“真话就是最好的话、水平最高的话”。

某些党员干部是浑身酒气,不接地气。党员干部出入酒场多了,自然就沾上几许酒气。因为酒气多了、洋气多了、官气多了,淳朴的乡土气没有了,应有的正气也丢到九霄云外了。

某些党员干部是爱耍酒风,毁掉党风。不少党员干部对不良酒风的祸害缺乏必要的警惕,甚至极个别人颇不以为意。殊不知,酒风连着作风,作风连着党风,党风连着民风。不良酒风培养的只会是官德操守缺失的干部,是败坏党风民风的“酒肉干部”。

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良酒风看似小恶,然小恶亦可酿成大祸。期盼广大党员干部深晓“酒杯、酒话、酒气、酒风”四害之恶,少端酒杯多争口碑,少说酒话多讲实话,少沾酒气多接地气,少耍酒风多护党风。(浙江湖州市段宝忠)

刹住“领导公养”歪风

如今,不知是由于市场经济冲击使为官者“观念”发生变化,还是因为受封建遗风的潜移默化,本应为公众服务的领导干部竟有了“公养”的潜意识,并在不知不觉中付诸行动,大凡能与“公”字沾上边的花费都一一开票据在单位报销。

在这些领导眼里,每天忙于工作误了吃饭,公家理应请他吃上一顿“工作餐”;平常因上镜应酬穿着差了会有损单位或地方的“形象”,动用公款买套名牌衣服,也完全合乎“情理”;至于出差在外,累了去洗洗头,烟瘾犯了去买条中华烟,拿回单位报销就更不用大惊小怪了。“领导公养”发展到如此程度,“工厂的机器农民的田,当官的老婆大款们的钱”的“四闲歌”,以及“工资基本不用,吃穿基本靠送”的新民谣,怎能不从广大老百姓的口中流传开来?笔者以为,要彻底杜绝这些尖刻的民间歌谣流传,重要的是刹住“领导公养”这股歪风。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当今的“领导”者,是拿着工资为人民服务,且工资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年增加,是不应额外生出特殊的“公养”要求来的。因此,各级有关部门应切实采取有力的措施,斩断有些“领导”者想要“公养”的念头,让他们伸手就被捉,何愁唤不回良好的社会风气?(陕西西安胡克正)

让“拒酒”不再成难题

年终将至,各种聚会频繁起来。如何在一套套劝酒词下全身而退?据报道,“超级实用的拒酒词”最近在微博上盛传,短短时间被转载数万次。

无酒不成席。但当前的聚会,承载了太多的“意义”:企业公关关系酒,权力升迁贿赂酒,招标竞标感谢酒,私人盛宴人情酒。不少人乐于通过喝酒这一渠道找到更便捷、更“实惠”的升迁之路、致富之道。为了达到目的,“酒”被用到极致。当酒精的社会作用被放大,人们便不顾自己的身体、不顾对方的感受,用敬酒词“勒令”对方喝下去。

在我看来,唯有“拒酒宝典”不发挥作用,聚会才会回归正常。其一,不需要醉酒的聚会,往往会给人们更多的交流空间,让大家在宽松的环境里,交流生活心得,岂不乐哉!其二,不需要醉酒的聚会,往往少了更多的权钱交易。(四川绵阳张剑)

“拒酒宝典”之招数

这几招你可否用过?

一、只要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

二、只要感情到了位,不喝也会陶醉;

三、只要感情有,喝什么都是酒;

四、感情浅,哪怕喝大碗;感情深,哪怕舔一舔;

五、为了不伤感情,我喝;为了不伤身体,我喝一点。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邓京荆

编辑: 邓京荆  标签: 领导 酒量 酒文化 耍酒 乖戾之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龙年春晚十大看点大揭秘

企鹅“探访”南极中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