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节,没有一个人去探望郑玉明
她仍旧躺在东郊殡仪馆的第172号冷藏柜中,生命定格在60岁。冷柜长2.4米、宽0.5米,她在里面已经躺了3年。陪伴她的只有源源不断的冷气、漫长的黑暗和每天定时来巡查的工作人员,但是没有亲人的探望。
东郊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说,他们曾经多次联系死者的儿子,但对方一直不来办理火化,“中国人讲‘入土为安’,很希望老人某一天能在地下安息。”
儿子冯先生:都过这么久了,我都以为殡仪馆(把遗体)处理了。他说,母亲晚年经常流落街头,捡垃圾为生,他上一次看到母亲还是1999年。
女儿李女士:我几个月大就被抱走了,和生母毫无感情,同样不想管这件事。
遗体放了三年 家属却不露面
说起郑玉明的名字,东郊殡仪馆的许多工作人员大多有印象。
“一名六十来岁的婆婆。”工作人员们至今仍记得,老人2011年2月溺于锦江,捞起时全身浮肿,面容难辨。3年多前寄存在冷柜中,编号“冷172”。最初前夫还来辨认过遗体,儿子也来过一次。但到后来,再没有一个人来探望。平时,只有值班人员从她身边经过,拉开抽屉,看看腐蚀程度有无变化,太厚的冰霜是否盖住了她的身体。
现在馆里能够说明“冷172”身份的,只有两份材料:一份是由书院街派出所出具的《尸体保存通知书》,另一份是张手写的小纸条,上面有其儿子冯先生的手机号。工作人员们回忆,冯先生最初还会接电话,后来干脆直接挂掉,完全是一副“撒手不管”的态度。因为没有家属授权,东郊殡仪馆无法处理遗体,只能一直冻在冷柜里。
没有火化 因母亲低保费取不出来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家属迟迟不来火化遗体?前日,成都商报记者联系上死者的儿子冯先生。听说遗体仍在馆里,他显得有些吃惊,“都过这么久了,我都以为殡仪馆处理了。”按照他的解释,他当初没给母亲火化,是因为一笔低保费。
冯先生称,母亲去世后,他们查询到她的低保卡上还剩2350元。他去殡仪馆问过,办完所有火化可能要花1400多元。
“当时我一分钱都没有,就想靠这2000多元为母亲办后事。”冯先生称,去银行取钱时,对方要求他办理公证,就必须所有继承人到场,最终没办下来。
冯先生称,父母共生下5个儿女,两个夭折、两个很小就送人。父母在他10多岁时离婚,他判给父亲。母亲后来再婚,但生活并不幸福,晚年更是经常流落街头,捡垃圾为生,他上一次看到母亲还是1999年。
即使拿不到这笔低保费,能不能哪怕是借钱火化遗体,让母亲入土为安?冯先生说,他当年经济太困难了,根本拿不出钱来,“我们那阵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我爸睡大街,我就住朋友家,找谁借钱呢?”
一名曾在华兴街社区工作过的人员证实,当年是她为郑玉明办的低保,人去世后卡上还剩下2000多元。冯先生说,这笔钱最终没取出来,对他打击很大,他干脆也不管了,“也许拖久了遗体就火化了。”
冷冻费超5万 殡仪馆考虑部分减免
既然得知母亲遗体还没火化,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冯先生说,他最近两个月可能会考虑去一下殡仪馆,“这辈子我妈过得太苦了。”
冯先生说,这几年来他一直辗转各地打工,干的都是门卫等没什么技术的活路,待遇低,基本上没什么积蓄。现在他在一个小区做保安,每个月有2000多元工资,父亲只有几百元低保,这点收入仅够两人开销。
前晚,他把成都商报记者带到自己的住处,光华大道一套廉租房内,房屋为套一,他住卧室,父亲睡客厅。对于前妻的后事,冯父态度鲜明,“我管不到。”冯先生的亲妹妹李女士说,她几个月大就被抱走了,和生母毫无感情,同样不想管这件事。
冯先生说,所有后事只能落在他一人身上,“最担心的还是欠了太多,我怕给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