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糖尿病十几年
再三解释非故意
记者走上前问了问情况,原来中年男子姓吴,禄口人,旁边的女子姓尹,31岁,是吴先生的外甥女,患糖尿病十几年,近几年又引发了肾病,今天是准备去军区总医院看病的。“我刚才坐下的时候真没有看到她,要是看到了一定会让给她坐。”委屈的尹小姐眼睛红红的,她告诉记者自己尽管身体不好,平时在公交车、地铁上看到老人和抱孩子的人也都会让座。“我们今天早上6点就起床了,先是坐公交车到江宁,再坐地铁1号线,到新街口再转2号线,折腾了三四个小时,我这个外甥女就有点吃不消,你看她的脸。”在吴先生的提醒下,记者注意到尹小姐的脸色灰暗蜡黄,人看起来非常憔悴。
记者把吴先生和尹小姐送到了军区总院,在医院门口,尹小姐再次跟记者说:“我刚才真的不是故意不给她让座,是真的没有看到。”
如今在法治社会里,地铁里的乘客间享有平等的权利,本质上,让座是一种道德协商合作,必须出于自愿和自律。新闻中那个座位到底该让给谁坐,完全取决于前一个坐在座位上乘客的个人意愿。
让座是种美德而不是义务,更不应该打着个人道德的旗号来行使语言暴力,乘客的反应也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凭什么打着道德的名义,如此暴力的方式污染我们的听觉和视觉?让不让座,真的是个芝麻点大的事儿,但是在公共场所下的语言暴力,甚至是行为暴力,无论原因是什么,无论事后多诚恳的道歉,都无法挽回恶劣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当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是你再给别人让十次座位能补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