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无锡市地方两会正式开幕,各种回顾与展望的讲话中,2013年无锡荣膺中国内地最宜居城市成为最耀眼的光环。但先期召开的政协会议上公布的一份调研报告却显得有些“扎眼”:与绿化率上升、太湖水变清不相称的是,2013年无锡空气质量指标较上一年同期大幅下降,污染天数同比上升6.3%,空气质量恶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严峻挑战。
凭借着近年来在治理太湖水质以及在生态转型上的综合成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无锡市在宜居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位列香港、澳门之后,冠居内地之首。但在雾霾大军侵袭之下,最宜居城市同样未能幸免,“蓝天白云越来越少”成为百姓们茶余饭后埋怨的热词。
按照无锡市政协委员、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崎公布的调研数据:与2012年同期相比,2013年1至10月无锡市(包括江阴市、宜兴市)空气质量数据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大幅提升,其中市区上升幅度达23.1%,而酸雨发生频率则从2012年的38%上升至59.6%,空气污染的危害正在加剧。
与北方煤耗大造成冬季雾霾增多不同,无锡目前的空气污染增多也有自身特点。调研分析,无锡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居民生活水平较高,近几年汽车保有量每年以超10%的速度递增,目前全市已超过100万辆。如此快速增长的汽车数量,不但加剧了交通压力,所排放的尾气可能是目前空气恶化的首要原因。
此外,由于市政建设的需要和房地产的兴起,原来占比不高的工地扬尘近年来也呈上升态势。调研举例,在无锡滨湖区蠡湖新城并没有工业企业,绿化率也是全市最高,但因开工的地块最多,整体空气质量并不如想象中的好。
调研还认为,近几年,无锡市在工业污染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已将对空气污染较大的企业搬迁到郊区,加快了污染扩散。但仍需要强化对企业自身排污的监控和技术改造,才能标本兼治,政府也需及早采取更多必要措施,降低居民对口罩的购买欲望。(完)